|
◎陈文
当诺兰导演的“烧脑神作”《星际穿越》上映后,我赶紧买了票第一时间去看。上一次如此追电影还是7年前《变形金刚》第一部上映的时候。为什么要急着看《星际穿越》?可能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理由:怕被潮流甩在后面,聊天的时候没有话题,担心根据此片编排的网络段子看不懂,最后还有一个不怎么可耻的理由:因为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 当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仰望夜空,还没有开始供暖的城市上空依稀能看到星光。看完这部几乎无“差评”的电影的感受,可以借鉴我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读完克拉克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时的内心描述:“突然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所以他说:“真正的科幻应该是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让人们终于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 《星际穿越》不仅是一部真正的科幻,更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电影是影像的艺术,虽然现在3D泛滥,特别在中国,仿佛已经是“不3D无大片”。而诺兰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电影灵魂不能被硬件所绑架,他用2D手法拍出了令全球叹为观止的科幻片,超越了去年大热的《地心引力》,更是超越了自己的《盗梦空间》。与其它华丽热闹的科幻片不同,诺兰没有在未来背景设定上过分雕琢,我们看到的是老旧的木头房屋,成片的玉米田,悬浮着颗粒的惨淡阳光,一切都是为了衬托太空的深邃与伟大。 当主角到了太空,导演终于施展出了鬼才的手段,把科幻小说中的高度概念化的科幻构思和科学假说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黑洞、虫洞、奇点、五维空间、相对论……没有异形变异,没有噬人怪兽,最简单的力学原理就可以使人类文明倒退五千年,这才是宇宙的可怕之处,也同时是它的迷人之处,人类在其中是如此渺小,什么地位、身份、欲望不值一提。同时,导演又将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博弈冷静地摆在我们面前:当灾难无法避免时,人类该怎样选择,继续挣扎还是以毁灭全人类的代价以确保基因延续? 影片的结局让活着的人类靠自己的能力找到了出路,于是网络段子这样调侃:奉劝技术宅男不要在电影院里向妹子夸夸其谈什么黑洞相对论,最重要的是在结尾时感慨爱的力量!看似搞笑,实际上歪打正着了电影的主旨:当你追寻时间的尽头,群星的彼端时,会发现终极答案就在我们的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