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供需平台 ◆构建援助平台 ◆打造培训平台 |
昌邑平台建设助推城镇就业新增长 |
|
|
本报讯 (李国辉 杨晓丽)今年来,昌邑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40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8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8%,远远低于规定指标。城镇就业的新增长,得益于该市为稳定就业形势、破解就业难题而着力打造的供需、援助、培训三大服务平台。 扩大供需平台,提高就业质量。该市先后组织举办了春季人才交流暨春风行动、助力民企·乐业山东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多次主题性、综合性、专业性的就业招聘活动,并加强与环卫、园林、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合作,通过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力度,全面落实公益性岗位两项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帮扶和托底安置。1至10月份,共举办招聘会86场,提供就业岗位740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611个,介绍成功就业7373人。 构建援助平台,提供服务保障。该市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在10个镇街区和85个城市和农村社区设立了具有统一机构名称、服务标识和服务项目的农民工综合服务所(站),为农民工构建了援助平台,开辟了服务通道。同时,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程序,按照降低门槛、即时受理、快速办结的要求,构建创业融资体系,搭建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今年已累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4785万元,扶持创业336人,吸纳带动就业1646人。 打造培训平台,提升竞争能力。该市依托康达技校、职教中心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在提升培训质量、推动素质就业方面做文章,进一步完善了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培训专业涉及微机、家政、会计等多种专业,覆盖面广,实用性强,有力提升了劳动者的择业竞岗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现已培训各类人员4516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3900人,创业培训616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