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金融理财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银行理财不再兜底 投资者将自负盈亏
“满仓踏空”后理性选择:指数基金
“出海”多阻力 信保送“东风”
奎文区整理出版《老潍县金融》
我市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
2014年12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海”多阻力 信保送“东风”



  今年以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服务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给我国外经贸企业发展带来较大困难;结合企业“出海”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及中国信保的承保情况来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借助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力量规避风险、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机遇还是陷阱
识别风险很重要

  国内某企业通过代理人与美国买方签署了布料出口合同。随后买方要求,货物先出口至香港,再由买方自行负责运至美国加州。谁知在货物应付款日过后,美国公司拒绝付款,理由是所谓的代理人冒用该公司名义与国内企业发生贸易,该公司对合同有效性不予承认。
  对此,中国信保理赔专家建议出口企业要着重核实合同买方主体,不能轻信买方人员身份。此外,据专家介绍,今年以来,买方在货物抵港收货后随即宣布破产或直接失踪的案件屡见不鲜,给我国出口企业安全收汇带来重大风险。还有一些国外买方依靠其对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家法律较为熟悉的优势,恶意利用当地法律法规漏洞,拖延或规避付款义务。出口企业应定期通过专业渠道对贸易买方企业进行实时资信调查,及时了解买方的资产情况、财务状况等。
  海外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涉及项目执行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技术、财务等经济性指标评估,更包括国别、行业、法律等非技术类风险的评估。目前,中国信保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海外项目风险评估体系,且在现行的承保业务中得以实践应用;同时,拥有海内外资信信息渠道106个,资信调查业务可以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国外买家、工程业主以及合作方的实力和交易记录,为中方企业决策提供必要智力支持。
交易细节存风险
外贸企业应重视

  国内某出口商向意大利买方出口了价值约140万欧元的高科技产品。买方收货后以产品存在质量瑕疵为由,拒付全部货款。由于出口商在与买方签订的合同中约定“买方承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付款”,并按照合同约定在出运前取得了专业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最终,买方在出口商与中国信保的双重施压下,承认拖欠货款的原因是其自身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并出具了分期还款计划。
  据中国信保理赔专家介绍,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商往往处于贸易谈判的相对弱势地位,通常会为获取订单对国外客户迁就退让;同时,国外一些强势买方与中国出口商签订的多为格式条款,可能隐藏大量的“不平等条约”。例如,在合同中制定“货物自提单日起物权即转移至买方”的条款,这意味着尽管出口商持有提单,但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给买方了。对此,中国信保专家表示,出口企业尤其应重视支付方式、产品检验、物权保留、质量异议等关键条款的制定;此外,应注意保留贸易合同、提单、报关单、往来函电等各种双方连续的货物流、资金流记录,在发生实际收汇风险时,这些记录能证明双方的贸易关系,作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的有力旁证。
  近年来,黑客入侵邮件系统成为愈演愈烈的一种网络诈骗手段。对此,信保专家介绍,有的出口企业认为以付款交单、信用证结算的业务没有风险,认为老客户、老买方没有风险,忽视买方汇款路径多变、更改订单抬头或收货人等细节。很多时候,正是这些贸易细节暗藏着潜在的买方风险。对此,中国信保专家建议,出口企业应借助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力量建立全程的风险控制体系,持续关注买方经营状况,实时监控“出运前—出运中—出运后”流程中的收汇风险。
信用保险促融资
外经企业应借力

  国内某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加强与中国信保、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成功拓展了包括南美某国集装箱起重机项目在内的多个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项目。
  据信保专家介绍,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出口企业在中国信保投保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融资;二是出口企业在中国信保投保并将保险单项下形成的应收账款转让与银行,银行向其提供融资;三是由银行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将其持有的应收账款债权直接向中国信保进行投保。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与贸易出口商相比,对信用保险的融资功能利用得还不够充分。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工程承包、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领域的国际竞争不仅表现在品牌、技术、质量、价格和服务上,融资条件已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很多海外业主对承包企业提出了融资需求,一方面要求承包商提供更大的融资比例,尾款占比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求融资期限延长,放宽还款期。这些都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选择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利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撬动银行融资,配合业主取得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往往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国信保也正逐渐加快“走出去”步伐。今年以来,该公司在英国伦敦设立了办事处,向俄罗斯、巴西、南非派驻了工作组;并先后与巴西银行、墨西哥对外贸易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等外国机构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旨在推动对中资企业出口、承包当地工程的融资保险服务。
         记者刘文研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