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定位 ◆精心规划 ◆统筹推进 |
我市精心打造科普教育靓丽名片 |
|
|
本报讯 (记者甄强 通讯员黄伟 马琳)位于市人民广场南侧、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市科技馆,是全市重大基础建设工程。近年来,我市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统筹推进基础建设、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展品展项、业务活动、条件保障等关键节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市科技馆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荣获“山东省科技场馆工作先进集体”、“潍坊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和“潍坊市青年文明号”。 高点站位,统筹推进基础建设和展品布展。科学划分展区,馆内200余件(套)展品构成天地万象、儿童乐园、科学世界、生命健康、信息生活和潍坊科技之光“六大主题展区”;数字立体巨幕影院、4D弧幕体验影院、全景地震剧场、全息音响剧场和3D打印构成“五大体验区域”,并做到以故事线、知识链的模式为统领,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精心组织展品安装调试,成立由业内知名专家任组长的展品验收组,完成了政府公开采购的5800万元的展品中期检查和出厂验收,全部展品已进馆施工、安装调试,同时,10多次组织展品布展深化设计,展品安装施工和基础建设统筹推进,馆内布展装修、馆内外精保洁等无缝隙收尾有序跟进。数字立体巨幕影院实现开放试运行,市科技馆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票否决”项,坚持分项突破,全省最大、国内一流的数字立体巨幕影院率先开放试运行,目前已放映科教大片30余场次,社会受众7200多人,深受公众喜爱。 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成功举办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从全市800多所学校报送的860余件作品中遴选了5个领域、127件作品参加全省创新大赛,122件获奖,成绩名列全省前茅。扎实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516名科普志愿者作用,定期组织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社会受众2万余人,有效服务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组织“科普日”暨流动科技馆进市区活动,结合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组织流动科技馆连续展示11天,日均参观人数2000余人。组织举办校园数字科普行动,先后在全市中小学校和社区建设数字科技馆工作站926处,组织举办全市小学生科学素质知识竞赛,并择优推荐参加全省竞赛,我市代表队荣获全省三等奖。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稳步推进自身建设。市科技馆坚持从提素质、强作风入手,积极打造规模弘大、素质优良的“窗口”服务队伍。争取市编制部门支持,加挂潍坊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牌子,明确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充实完善了一批合同制和公益岗人员,逐步形成以正式编制人员为主导、以合同制人员为辅助、以公益性岗位(科普志愿者)为补充的用人格局。坚持问题导向,严格程序步骤,圆满完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梳理影响建设发展的8个突出问题建立台账,抓整改、抓完善、促提高。结合实际,相继组织开展全员军事训练、“提高服务力、提升执行力”专题培训、拓展训练、文明礼仪培训和赴省科技馆现场学习“五大培训”,夯实了开馆试运行的思想基础、人员准备和素质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