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 |
立足群众所需所盼 共建文明幸福新城 |
奎文:包居联户送温暖 |
|
本报讯 (记者潘来奎 通讯员王磊 王成波 李硕)年关将近,正是各项工作紧张而忙碌的收尾阶段,奎文党政机关的干部职工却走家入户串起了门子。原来,该区正在开展“包居联户送温暖、提升市区大问计”活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手拉手帮扶,引导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提升市区,携手共建幸福奎文。 位置理顺了,心气也顺了。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有5500户15000人,住宅楼近百座,随着入住时间增加,各种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停车难问题更是突出。“这次大走访活动中,我们把双方的意见都记录下来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出台个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樱园社区党委书记肖烈边说边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除了停车位问题,还有安装监控、物业收费管理、小饭桌扰民、楼房保温层改造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大走访活动,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家住樱园西区的张雪莉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有问题就往上反映,现在是上面的人到我们家里来征求意见。位置理顺了,心气也顺过来了,有什么事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为了让活动真正达到实效,奎文区要求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全面走访,做到全覆盖、无缝隙、户户到,宣传讲解政策,听取群众意见,解决民生难题。 多往群众家跑,工作有的放矢。张永清是奎文经济开发区南家南社区居民,长期卧病在床,老伴身体也不好,夫妻二人的收入在购买药物后所剩无几,生活比较拮据。这次大走访活动中,他和奎文区人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辛桂红结成了对子。 了解实际情况后,辛桂红及时帮助他们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同时申请了医疗救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张永清一家的生活压力。群众因为不了解办事流程,经常为一件小事跑断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奎文区大走访活动中要求每个干部职工随身携带三件“法宝”:致全区居民的一封信,简要介绍全区教育、医疗、文化、治安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一本便民服务手册,针对群众关注的救助、保险、医疗、教育、公积金等方面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办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把办理单位和咨询电话一并公布;一张便民服务地图,标注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公厕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位置,方便群众查询。 干得好与孬,群众说了算。“区里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工作账号,走访人员收集到群众问题后,可以通过平台直接转给相关部门办理,也可以通过我们进行分流。我们将从办理时限、办理质量和群众反馈等方面对每个问题办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奎文区委群工办副主任牟晓青说。走和访只是一种形式和途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群众办实事。奎文区要求,各单位建立活动档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定期上报区提升办和区综合信息中心。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由区社会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分流给相关部门限期办理,解决与否,都要反馈回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