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市场预期美国原油库存上升,加之伊拉克宣布将原油出口量扩大到日均330万桶,国际油价1月6日大幅下跌。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11美元,收于每桶47.93美元,跌幅为4.22%。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01美元,收于每桶51.1美元,跌幅为3.78%。 近期国际油价跌势加剧,2015年的短短3个交易日,纽约和布伦特油价的跌幅均已超过10%。市场人士指出,短期内不排除油价跌至每桶40美元的可能性。目前油价处于下行通道,市场可能会出现过度反应。 (据新华社) ■分析 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中国经济 进入2015年后,国际油价延续去年的跌势,几个交易日内已经跌破50美元。分析人士指出,低油价或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原油消费国经济有利。 相对于去年6月时的高点,国际油价已经跌去一半多。油价下跌的主因是全球原油供过于求。一方面各大产油国加紧生产导致全球原油产量上升,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当前,油价下跌愈演愈烈,但世界主要产油地区都在保持或增加产能。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的日均原油产量在900万桶出头,处于历史高位。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已宣布今年将继续维持2014年的原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市场份额三分之一的欧佩克也一再宣布不会减产。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原油供应充分,低油价或将成为新常态。 中国作为原油消费大国,油价的下跌减少了原油的进口支出,并且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给予央行更多的货币政策空间。基于油价下跌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利好,不少机构因此上调对中国经济今年增速的预期,有望实现7%左右。 有分析师指出,经济发展会带来对能源的更多需求。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速虽然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7%的增速在全球来看仍是高的。工业现在和未来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能源需求会不断上升。对中国制造业而言,低油价是好事,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对企业减税,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据新华社) ■链接 国内油价下周将迎“十二连跌” 2014年下半年开始就跌跌不休的国际油市再度经历“黑色星期一”,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关口至五年半来最低水平,迎来今年惨淡开局,这让国内油价“十二连跌”也渐行渐近。记者从多家监测机构了解到,下周一(1月12日)年内成品油首个调价窗口将如期开启,迎来史上最长的“十二连跌”,预计跌幅为每吨300元。 “预期国际油价在2015年上半年仍是一个低位运行的局面。短期来看,美国、中国及欧元区均有部分经济数据发布,部分数据可能会对油市起到一定支撑,不过在利空消息主导下,国际油价仍可能震荡下行。”中宇资讯分析师桑潇认为,以目前原油现货价格水平以及后期估测走势预测,2015年国内油价首跌将于1月12日开启,下调幅度或为每吨290元。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斌也表示,12日国内成品油市场或将迎来新年首降,这也是新机制执行以来连续第十二次下调。对于近六成资源依赖进口的中国而言,国际油价连续下挫降低国内进口石油成本,为战略石油储备的补充提供契机。而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的下行对终端消费者最大的利好就是省钱,不过作为上游生产企业而言则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国际油价走低降低生产成本,而另一方面由于进口原材料存在一定的区域与时间差,因此油价连续下跌持续压缩炼制利润,亏损局面连连出现;对中间贸易商而言也是利空多于利好,国内汽柴油价格的连续下调令从业者操作谨慎、套利空间缩窄,运营积极性大幅降低,部分小单位甚至暂停运行,以关注后市为主。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