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果累累满枝头 |
——2014年潍坊金融工作大事盘点 |
|
|
潍坊金融街外景 |
|

|
|
本报记者 卢姝言 2014年充满回忆,伴随着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记者采访市金融办、搜集媒体报道,盘点潍坊的金融业大事,让您在百忙之中,关注一下您生活的这座城市金融业正在发生的悄然变化,因为它的改变,与您密切相关,与您紧密相连。 贯彻落实潍坊“金创33条” 金融改革不断深化 2013年底,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共分为六大板块、33条。《意见》指出,争取到2017年底,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初步建成金融创新活跃、草根金融发达、特色业态鲜明的金融强市和金融名市。全市金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稳中求进、顺势而为,突出抓好“潍坊金创33条”的贯彻落实,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保障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企业上市,融资取得新突破 我市把握IPO重启机遇,多措并举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康跃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1.64亿元,成为今年省内两家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上市的企业之一。全市已挖掘和储备各类上市资源企业50家,10余家公司已经进入上市辅导程序。26家企业分别在“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共发行各类债券16只,融资140.3亿元。 规范发展各类交易场所 省政府已同意将我市作为试点城市,探索开展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电子商务名义从事标准化合约交易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通过网络查询、现场走访等方式对36家企业进行了排查,进一步规范了金融市场秩序。 金融业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银行业方面,截至11月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存贷款增量分居全省第3位和第4位。保险业方面,1—11月份,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19.2%,保险行业累计承担各类风险责任1.89万亿元。前11个月,全市金融机构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10.9%。 成立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取得新发展 按照“政府推进、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搭建了面向全省的农村综合性产权评估、交易、流转平台,确定了五大可交易品种和五项配套服务,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加速流转和优化配置。目前,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已设立了12个市县区分中心和1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建成中国(潍坊)路演平台 通过项目路演的方式,与国内外近百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成功对接资金1.5亿元,帮助35家企业实现融资。同时充分发挥路演平台的项目招商作用,已达成合作意向项目95个。成立路演商学院,帮助企业理解路演精神,学会运用路演平台,为下一步的项目路演做好准备。 金融机构“引进来”步伐加快 今年以来,浙商银行、平安银行、威海银行和广发银行4家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已获银监会批复,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有11家进驻我市;新引进东北证券、海通证券和中信建投3家证券公司;奎文中成村镇银行正式开业,使我市村镇银行达到8家,居全省第二位。 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家,截至11月末,全市51家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资金达到62.55亿元,贷款余额66.85亿元,累计实现税收1.93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42家,资产总额55.7亿元。11月末担保余额99.8亿元,担保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新成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39家,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13家,吸引民间资本14.07亿元,通过对我市实体经济项目开展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短期财务性投资及受托资产管理等业务,累计投资额达15.52亿元。 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成效显著 开辟“潍坊金融大讲堂”,十余位资深金融专家来潍授课;到各县市区就潍坊“金创33条”进行专题宣讲;编印《潍坊市机关工作人员金融基础知识读本》,提高广大机关干部运用金融的能力。 着力构筑金融安全区 组建潍坊市金融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出台了《潍坊市民间融资机构清理整顿工作专项实施方案》,打击非法民间融资行为。制定了《关于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的工作方案》,推动金融风险类别化、前置化、模式化处置,为构建和创建金融安全区做出了重要制度性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