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海洋与渔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启动蓝色引擎助推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
2015年0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启动蓝色引擎助推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
本报记者 侯江宏 王莹 通讯员 吴云凯 文/图
  ▲潍坊港中港区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参加海洋环保宣传活动
  ▲学生自觉参与海洋环保宣传
  ▲建设中的潍坊港西港区寿光作业区
  ▲滩涂
  ▲沿海湿地



  随着我市突破滨海战略的深入实施,潍坊北部沿海成为我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区域。2014年,市海洋与渔业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单位工作职能,切实做好统筹保障用海需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强力助推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
科学编制区划规划:
推动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

  在科学编制潍坊市海洋功能区划和沿海市区海域使用规划中,我市以《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为框架,充分考虑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开发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保障港口交通、临港经济、城建旅游等建设用海需求为重点,根据海域的区位和自然属性,综合评价海域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分海洋功能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统筹安排各行业用海,保证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海,有效保障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与海洋功能区划有一定冲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努力推进海洋功能区划的修改或修编,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根据滨海海洋经济新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安排,我市划定101.1平方公里的港口航运区,用于建设潍坊港中港区、寿光港的泊位、堆场、航道、疏港公路及疏港铁路,规划建设昌邑下营港;划定83.51平方公里的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用于建设山东国华寿光电厂上大压小新建项目、寿光市临港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滨海新城海港物流园,规划建设昌邑下营港临港产业园;划定54.36平方公里的旅游休闲娱乐区,用于建设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划定23.62平方公里的潍坊渔业基础设施区,用于建设潍坊渔港经济区。同时,继续建设沿海防护堤一期工程,尽早启动实施昌邑蒲东沿海防潮堤工程建设,为昌邑下营港建设搭建良好的平台。
发挥海洋空间资源优势:
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用海需求

  近年来,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正是海洋空间资源发挥其独特优势作用的时期。填海造地为沿海战略发展提供空间条件,是沿海地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出了更加融洽它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落户,为进一步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作为沿海后备土地资源,填海造地为沿海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当前,许多研究表明,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依赖性较强,而填海造地恰恰是沿海地区拓展建设用地的重要方式,也是拉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全面部署,填海造地将继续在保障城市发展建设空间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全市共申报建设填海项目19宗,有15宗项目用海获省政府批准,两宗项目取得围填海指标,填海总面积529.027公顷,有效地保障了重点建设项目用海需求。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海域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

  为切实保护好珍贵的海域和岸线资源,有效保护海岸线的自然属性和海洋原始景观,增强泄洪和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湿地生态和沿岸人居环境,我市统筹规划实施了白浪河、小清河、弥河、潍河等河流入海口岸线整治及生态修复项目,打造河口生态长廊。项目通过岸线修复打造滨海湿地生态景观,有效减轻了湿地环境风险,增加了海岸带生态景观,提高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协调发展。项目的建成对我市湿地的利用和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潍坊市独特的滨海湿地旅游特色,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元素,丰富旅游内容,推动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项目发挥了其应有的科研和教育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可为中国典型北方海岸带的湿地滩涂修复提供可靠的实践经验,起到示范作用。
滨海区海洋项目建设情况
  ◆潍坊港中港区。港口总体布局为离岸式港岛码头。潍坊森达美港有限公司拥有泊位2375米,现有14个泊位投入运营,货场面积12万多平方米,仓库储货能力5000吨。2014年,山东高速集团正式加盟潍坊港建设,将在中港区投资建设包括客货滚装泊位在内的9个泊位;中港区航道等级将逐步提升到5万吨级,潍坊港中港区港口功能将日臻完备。
  ◆潍坊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于2012年4月获国家海洋局批准实施,规划总面积5205.81公顷,其中填海面积2545.72公顷,现已实施填海900多公顷。该区按照“一体四翼、三圈四海、八区十六廊”的空间布局,彰显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引领带动、文化宣传推广、生态保护建设、社会幸福和谐五大功能,建设成为面向潍坊、辐射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各阶层游客的国际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潍坊渔港工程。规划用海总面积1706公顷,总投资200多亿元,重点打造集海洋渔业加工、冷链物流、散货码头、集装箱码头、游艇码头、休闲渔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渔港。2013年2月实施以来,总投资达到16亿元,完成疏港道路13.8千米;安装完成护台石、栅栏板8.5千米;道路整修9.1千米,完成土石方52万吨;港区陆域吹填190万立方米。
  ◆潍坊市白浪河口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9000万元,主要是对3.7公里的河道进行修复,运用现状盐田场地的机理特征,结合盐碱植物,营造大地景观风貌,对滩地平均宽度150米和堤外200米宽防护林实施全面绿化。
寿光市海洋项目建设情况
  ◆寿光港(潍坊港西港区寿光作业区)。位于现有羊口港的下游9公里处,小清河南岸,距小清河入海口10公里。项目一期工程使用海域4600亩,岸线2200余米,建设5000吨级泊位9个,其中多用途泊位6个,液化品泊位3个,中间预留4个5000吨级液化品泊位,配套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远期预留码头岸线6000余米,占地1万余亩。
  ◆寿光市临港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使用海域面积23.16平方公里,园区以寿光港为依托,打造集高新科技、临港产业、尖端制造业、绿色节能产业、海洋精细化工等产业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集中集约用海区。该园区目前除在建的寿光港外,山东墨龙、寿光金玉米、康成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建设项目正在选址建设。
  ◆寿光市小清河口海岸综合整治修复项目。项目总投资591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3900万元,主要是建设生态护岸1900米,护岸后方道路1900米,护岸与防波堤连接道路550米,疏浚土方15.05万立方米,生态修复1300亩。
  ◆寿光市弥河分流道河口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总投资3210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2000万元,人工护岸整治修复2200米,清理河道1000米。
昌邑市海洋项目建设情况
  ◆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全省首个、我市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位于莱州湾南岸,总面积2070公顷,重点对以天然柽柳林为代表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科学利用。保护区围绕生态、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四个效益开展建设工作,实施了多个公益性项目,有效地保护和提升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
  ◆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昌邑市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海洋生态文明先进地区的示范带动效应,提升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将促进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并推动沿海地区发展方式转变。
  ◆昌邑潍河口海岛生态综合修复与保护项目。位于昌邑市潍河入海口处,潍河口海岛为新发现海岛,其上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其海岛自身属性决定,其岛体及其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项目在保证航道运行安全和岸线稳定的同时,对海岛进行整治修复。计划总投资1562.4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095万元,地方投资467.4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地形地貌受损严重的潍河入海口处西沙子岛进行生态建设和修复,对海岛西侧长1500米,宽80米的潍河河道进行清淤,岛上植被全面绿化,恢复土著动植物如柽柳、碱蓬等的资源。
  ◆昌邑市潍河入海口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总投资389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2700万元,主要是整治恢复护坡5460米,新修岸墙1480米,补修防冲体2120米,岸顶修补长度3940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