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资买服务 ◆群防群治保安全 |
梨园街道全职“守夜人”构筑平安网 |
|
|
本报讯 (记者马林峰 赵欣波 通讯员朱丽丽 董晓慧)近日,奎文区梨园街道成立了一支夜间巡逻队,与民警、小区保安密切合作、联合巡逻,形成了辖区“联防、互防、自防”三防一体的防控网络体系,对犯罪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为辖区治安织就了一张“防护网”。 这几天奎文区金盾保安服务公司的李树忠有了一个新的角色——梨园街道夜间治安巡逻队队长。他和其余6名同事一起,被挑选组成了这支巡逻队,每天夜里在梨园街道的大街小巷、小区楼栋不停地穿梭巡逻,夜夜守卫着梨园一方安宁。 身穿制服,手握警棍,袖章在肩,电动巡逻车上警灯闪烁,强光手电随身携带,巡逻队的装备可谓非常齐全。李树忠对记者说,他们这支队伍平均年龄45岁,从事保安工作年限最低的也有3年,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巡逻时间为夜间晚9点至凌晨5点,一晚上电动巡逻车电量不够,他们会随时到派出所取备用电池。 谈起成立这支队伍的初衷,梨园街道综治办副主任徐先萍告诉记者,在前期走访调查中,许多居民反映近段时间盗窃案件频发,通过实地摸底,他们发现确实有些小区物业保安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夜班不巡逻等现象。为了加强夜间治安维护力度,对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街道采取向专业保安公司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了这支专业保安队伍,购买了7辆电动巡逻车等设备,并安装电子巡更系统,统一支付人员工资,维持巡逻制度的正常运转。 由政府出资向市场购买治安服务,这是梨园街道创新政府服务,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有益尝试。新成立的巡逻队由该街道办事处出资聘请的专业保安人员组成,业务上受梨园派出所的指导,日常管理由奎文区金盾保安服务公司负责,综治办负责协调社区、小区物业明确责任分工,协调巡逻队和物业保安人员之间的关系,确保小区夜间巡逻工作的顺利开展。 “单是电子巡更系统一项,就投资8万多元。”徐先萍说,“所有的设备购买、维护、更换,加上人员工资,街道一年要投入三四十万元才能运转起来。”电子巡更系统的应用,不仅对巡逻队成员是一种监督,而且值夜班的小区保安也必须跟巡逻队员一起按指纹签到,有效发动起了小区原有夜间治安力量。 巡逻队员与派出所、各小区保安可以通过对讲机和电话随时联系,有利于联合防控,巡逻队成了串联警民治安联防网络的有效纽带,弥补了警力不足的情况。“作为派出所,我们一方面提供业务指导,另一方面根据案发情况随时为巡逻队提供巡逻重点,调整巡逻路线。”梨园派出所所长梁晓华说,随着小区车辆增多,有些小区公安巡逻车很难进入,而且各小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缺乏监管,落实不到位,都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巡逻队不仅能预防、发现、制止犯罪行为,及时发现各种可疑情况,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更重要的是,对夜间犯罪行为起到震慑的作用。据了解,从1月6日巡逻队成立至今,辖区未曾发生盗抢案件,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