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洪帅
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县委书记主政一方,可谓身负千钧,能不能担得起,能不能负重爬坡,关系一方祸福。“负千钧”需要的不仅是可嘉勇气,更需要担当精神。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委书记,应当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有敢闯敢干的“蛮拼劲”,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心中有志才能敬畏权力、慎言慎行。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更不能有财念。何为大事?是为民务实清廉,是利及长远、造福子孙之事。对地方来说,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决策部署一着不慎,便会损兵折将甚或满盘皆输。应当常怀敬畏之心、常怀律己之心、常思百姓疾苦,为政施权不离群众,方能立言立行、立德立志、立身立命。 锤炼实践能力才能排忧解难、善作善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过去一段时间,秘书“大包干”、会上讲、车里看,很多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干事创业的能力,有能力才有力量,承得住千钧重担。对群众的反映、嘱托要放在心上,立说立行,发扬钉钉子精神,干一件成一件,做一桩让群众满意一桩。 对群众有感情才能履职尽责、担当有为。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领导干部要牢记权力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群众是衣食父母,是党的事业的创造者。要广下基层,接地气,到工厂车间、村舍农户、田间地头,坐在群众板凳上,坐在工作一线的土堆上,沾土气才能赢得群众笑脸相迎。决策部署要着力于解决“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民生实事,群众事再小,在干部心中比天大,认真较真、扎扎实实才是硬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