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阳光化 ◆五保供养全覆盖 ◆医疗救助一站式 |
坊子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
|
|
本报讯 (通讯员宁晓红 张停停)一个个贴近民生的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改善民生的资金不断投入,一项项惠及困难群众的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坊子区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并不断提标扩面,实施阳光操作,为城乡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城乡低保做到“阳光化”。近年来,坊子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制度落实,实施规范管理,强力打造“阳光低保”、“和谐低保”,保障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目前,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100元。2014年共发放低保金3156.35万元。 五保供养实现“全覆盖”。家住坊城街道的农民嵇胜德,是村里的五保户,去年年底,领到了政府补助的4000元。坊子区为及时落实五保老人生活待遇,严格审批程序,不断提高政府供养水平。目前,共有五保老人367人,其中,集中供养306人,集中供养率83.4%。已连续5年为五保老人发放了春节临时生活补贴,较好地保障了五保老人的生活。 医疗救助实行“一站式”。2014年,坊子区全额出资96万元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政府供养的城镇“三无”人员、孤儿、重点优抚对象和生活困难的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办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在全区6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了医疗救助服务窗口,建立“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管理系统。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看病负担。将20类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大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10%,达到65%。2014年发放医疗救助金163.8万元。全年慈善救助因病致贫群众422人,共发放慈善救助金66.8万元。 临时救助开通“直通车”。2014年,身患胃病多年的九龙街道丁村郭家郭太信,做了胃切除手术,花费6万余元,个人自付费用2万余元,拿到了临时医疗救助金9590元。近年来,坊子区对应急性救助全部纳入救助“直通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对17名孤儿,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800元。对7名分散供养和8名集中供养的三无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发放700元和1000元生活补助。对家庭贫困的117名大学新生、367名中小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84万元。为肢体残疾人捐赠轮椅300辆。对因天灾人祸、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群众63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7.3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