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权力瘦身有多少含金量?
“军令状”几多变现几成空
淡化GDP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精准扶贫如何适应新常态?
2015年0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化GDP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绿色增长



  今年的地方两会,淡化GDP目标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至少有26个省区市下调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上海则直接取消了GDP增长目标。淡化GDP目标是不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会不会成为部分官员反腐背景下“懒政”“不作为”的借口?新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是否已经建立?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索。
  从地方两会的舆论反应看,大多数网民对淡化GDP目标都持认可态度。一些网民表示,中国早就应该摆脱“增长拜物教”了。只要经济增长有质量,成果惠及广大市民,GDP增长得多点少点,不必过于在意。但问题来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一定是矛盾吗?很多地方两会聚焦“科技创新”战略,其实是一条量和质并重的发展途径。我们确实不能硬性地把GDP当做目标,但以结构优化来保证一定速度的GDP增长,还是必要的。
  在这点上,即使是率先取消GDP目标的上海,也没有那么“超脱”。在2015年的上海发展计划报告中,仍保留了经济增长目标(7%左右)。“上海的经济比较成熟,政府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民生、环保方面。如果到了一些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这个时候跟着舆论走,放弃对经济增长的重视,那可能就东施效颦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指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生了深刻转变,原有的“东慢西快”势头正在减弱。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看,GDP增长垫底的,居然是山西(4.9%)、黑龙江(5.6%)和辽宁(5.8%)这样的省份。
  上述省份GDP增速的超预期下滑,与当地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转型缓慢有直接关系。如果这个时候,地方官员还拿“告别GDP崇拜”和“适应新常态”往脸上贴金,把“淡化GDP目标”当成“懒政”的借口,将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因此,目前各地最需要的,或许不是淡化GDP目标,而是学会怎么正确对待GDP。经济学家曼昆说:“GDP没有衡量我们孩子的健康,但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孩子更加好的医疗保健。GDP没有衡量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但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更好的教育制度。”没有一定的GDP增速,收入增长、民生改善根本无从谈起。由于主观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是绝对有问题的。
  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最希望看见的应该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GDP含金量高。但如何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个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尚未建立。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诗一认为,要研发一个能够完全替代GDP的评价指标,从技术上看有一定难度。“未来的可行方向是,把GDP增速当做分母,把GDP质量当做分子,设置一个新的参数,兼顾量和质,使其能够充分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