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富周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我国新经济发展正处于黄金机遇期
专家呼吁降准、降息等“抗通缩政策”出台
2015年0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1月经济数据低迷加深通缩预期
专家呼吁降准、降息等“抗通缩政策”出台



  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10日公布的1月份CPI和PPI数据,1月份CPI同比涨幅0.8%,创五年新低,PPI同比下降4.3%,连续35个月呈现负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各种迹象表明,总量经济正在滑入全面通缩的状态。业内专家呼吁出台政策措施来抵御通货紧缩的发生。
  总量经济正在滑入全面通缩的状态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1月CPI同比回落至0.8%,PPI降幅继续扩大,即便考虑季节性因素及基数影响,通胀超预期回落显示通缩压力有所加大。经济下行态势延续未扭转,一段时间以来总需求放缓的幅度远快于供给面潜在增长率下滑的状况未变。
  中信证券认为,虽然我国当前的CPI依然为正,并没有达到定义中“通缩”状态,但各种迹象表明,总量经济正在滑入全面通缩的状态。伴随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和美元走强,低通胀乃至通缩趋势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全球范围的大趋势。欧美及主要新兴市场通胀都在下降,尤其是欧元区2015年由于服务业复苏滞后,通缩压力明显加大。
  政策面“反通缩”呼声高涨
  考虑到通缩可能带来未来经济、就业、金融领域的负面影响,业内呼吁从政策面上“反通缩”。屈宏斌认为,抗通缩仍亟需从需求面入手,政策措施包括继续全面降准、降息,财政政策加大扩张力度应对。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反通缩”的政策亟需双管齐下。首先,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降息降准和定向宽松都是可以选择的工具;其次,逆周期的财政政策需要发力扩大需求,避免经济陷入通缩漩涡。预期财政政策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扩大赤字,继续推动国内基建。除了传统的交运等“铁公基”外,政府需要将以直接投资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方式,在粮食水利、生态环保、健康养老、信息电网油气等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领域加大投入,并增加“一带一路”所对接的国内省份的投资。
              杨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