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收官,新春将至,坊子大地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减轻了群众的“包袱”,碧水蓝天下的美丽坊子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城乡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夯实了民生发展根基。坊子区—— |
民生优先让百姓乐享幸福生活 |
|
|
□本报记者 王向东 通讯员 宁晓红 张停停 在过去的一年里,坊子区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下大力气做好民生实事,建设生态城区,去年,全区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民生支出占地方支出达到了60%以上,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办好实事—— 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清晨,区体育广场上人头攒动,三五成群的健身群众,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体育广场建成后,设施全了,环境美了,我们也有了活动的去处。”正在晨练的退休教师陈智利向记者说道。 去年以来,坊子区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广泛下基层、听民声,建立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账单,逐一落实解决,十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位。去年一年全区新增城镇就业3822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00人;将新农合纳入社保服务体系,使全区合作医疗共有19.57万人受益,城市低保标准达到了每人每月50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了每人每年3100元;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和市区中小学提升工程,新改扩建学校20处,新建校舍240间;提升建设了21家农村文化大院,区内业余群众文化队伍达350多支。 生态优先—— 打造碧水蓝天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发展,又要绿水青山,实现生态发展。”在坊子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坊子区委书记贾有余说。 去年以来,坊子区以生态建设入手,扎实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规划建设4处街道污水处理厂,取缔白浪河、虞河周边污染源51处;完成7个脱硫、脱硝、除尘异味重点治理项目和46个油气回收治理项目,拆除城区燃煤锅炉49台,淘汰黄标车7241辆,取缔搬迁产生异味企业17家;对潍河坊子段进行了“两清一绿”,共清理垃圾2万多方、清理行洪障碍20多处,种植绿化苗木、蒲草10万多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新建高标准农田林网1万亩,建设绿色通道36公里,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发展到74个;推进节能减排,突出抓好18家年综合耗能千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实施再生水利用等43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城乡统筹—— 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出门就是宽阔的柏油马路,出行方便,垃圾也是统一投放,回到家里,是村里统一安装的自来水,生活比以前便利多了。”坊子经济发展区王家庄子一村村民褚俊兴说道。 去年以来,坊子区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民喝上“放心水”,建成了“一个管网、三个水厂”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加快15个城乡社区的建设和居民安置房建设力度,完善新老城区管网规划、市政消防设施配套建设和雨水、污水等地下管网;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投资1907万元实施五一社区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08户,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全区累计安装各类摄像头1.2万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