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潍坊大剧院开启2015“文化春耕”
三个女人一台“戏”
春节符号里的文化味
市图书馆开放24小时自助借阅室
市艺术馆刺绣培训课堂将于3月9日开课
《记住乡愁—陈柏林诗选》出版
2015年03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女人一台“戏”



  □本报记者 刘名顺
  通讯员 沈汝虎 李现奎

  素有“文化模范县”、“小戏之乡”的临朐,近年来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催生了大批群众文艺团体和演艺人才,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活跃在舞台的唐廷英、冯绍爱、冯艺佳三位老中青“女中豪杰”正是“文化兴县”这台大戏的缩影。
唐廷英
从“花旦”唱到“老旦”

  整个春节,在百年京剧村——临朐县东城街道杨家庄村,最忙的莫过于今年78岁的京剧爱好者唐廷英。前前后后,她上台唱戏不下几十场。
  杨家庄拥有人口1100余人,会唱戏的多达300人。杨家庄唱京剧传统由来已久,迄今已有110余年。“杨家庄京剧戏班”也已传承到第五代。
  今年78岁的唐廷英是杨家庄京剧团的骨干,虽然已年近八旬,但身板硬朗,脸色红润,声音宏亮。唐廷英告诉记者,她是杨家庄京剧团的一名老演员,不同之处在于,她不是土生土长的杨家庄人,而是从青州黄楼嫁到该村的。唐廷英真正开始唱京剧,是从嫁到杨家庄开始的,这一唱就是近60年。
  唐廷英说,还没嫁到杨家庄时,就很喜欢听京剧。13岁开始学唱戏,19岁那年,唐廷英成了杨家庄的新媳妇儿。自嫁到杨家庄,自幼热爱京剧的她如鱼得水,一有工夫便跟着老师学唱戏。
  第一次登台献艺,唐廷英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正月十六的晚上,村里演出《武家坡》,一名演员临时身体不适无法上场。”唐廷英回忆道,当时村里让她顶替演出,唐廷英开始硬是不上台。后来村支部书记叫她的舅舅来做工作,最后没办法硬着头皮上了台。因为有良好的功底,一亮相,一出口博得了满堂彩。从此,唐廷英和京剧结了缘。随着剧团在全县演出,成为剧团骨干成员。
  现任京剧团团长吴克文表示:“现在生活好了,父老乡亲唱京剧的热情更高了,京剧团现有成员60多位,没有工资,大家不为别的,就是喜欢唱戏,只要村民们爱听戏,我们就会一直唱下去。”
  据该村党支书吴绍坤介绍,近两年,杨家庄办企业的越来越多,从事铝合金、建材加工的人占到了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年收入超10万元的家庭达60多户,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经济的发展为村民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但村民对京剧的热爱有增无减。“再好的节目也不如在戏台下听一出戏”,唱戏听戏已成为杨家庄人骨子里的爱好。同时,村里筹资60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和戏台,添置了新乐器和行头,杨家庄京剧团一年仅外地演出就有10余场,逢年过节更是在村里一唱好几天。
冯绍爱
从“验酒员”到“说唱家”

  22岁以前,确切地说认识老公陈立明以前,冶源镇宋庄村的冯绍爱,和曲艺那是“八杆子打不着”,一点关联都没有。那时的冯绍爱说话就脸红,参加工作以前,她的业余生活就是拔草喂猪,烧火做饭。后来,冯绍爱来到冶源啤酒厂成了一名验酒员,并在1997年经人介绍认识了冶源陈万平喜庆剧团的骨干——剧团团长陈万平的儿子陈立明。
  1998年,全市妇联在临朐县冶源镇有个演出活动,其中陈家剧团有个说唱节目,但当时陈家剧团的两个“台柱子”——陈万平的两个女儿却都不在家。没办法,团长陈万平干脆要求准儿媳冯绍爱现学现卖,上场救急。
  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乡村女孩,突然叫她“吹拉弹唱”,难度是多么大。后来,逼急了,冯绍爱干脆决定,宁愿不嫁也不受这洋罪了。
  冯绍爱灰心了,可陈家却对她有信心,多次上门做工作,直到把她“拉出来”。“再度出山”的冯绍爱没有了退路,她走着练、站着练、躺着练,吃着饭也练。夜里,别人都入睡了,她拿根小木棍敲着桌子找节奏,跟走火入魔一般。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上台冯绍爱的演出得到了乡亲和领导们的好评,这给了她莫大的信心和鼓舞。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学会了快板、山东快书、说唱、小品表演等,成为陈家剧团不可或缺的台柱子。
  今年40岁的冯绍爱,忙并快乐着,陈家剧团一年上百场的文艺演出,她几乎场场都上。舞台上的她,眼波流转,一举手,一投足,一掩面,一回首,尽显专业演员那种“范儿”。
冯艺佳
从乡村娃到中戏研究生

  今年26岁的冯艺佳,现在是中国戏曲学院的研究生,这个从临朐县寺头镇新台村走出来的乡村女娃,从小就痴迷戏曲。她的父亲冯太平虽然是个普通的庄稼汉,但在临朐乃至戏曲界却大名鼎鼎: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姑戏的唯一传承人。为了让冯艺佳“子承父业”,冯太平把自己创办的吕剧团命名为“艺佳吕剧团”。
  开始,艺佳吕剧团主要就是在四邻八村“赶大集”,每次收入只有四五百元。为了剧团的生存,冯太平和妻子聂玉琴打过零工,做过搬运工、建筑工。清贫的生活,大篷车式的演出,让冯艺佳更加懂得了从艺的艰辛。冯太平介绍,冯艺佳从小就能吃苦,虽然是女孩子,也能帮着大人干些庄稼活。从上小学到高中,无论早上多早、晚上多晚,她从不让家长接送。练功时一站就是个把小时,演戏出点差错就罚自己跑步,直到跑不动为止。   有时候剧团表演人手不足,冯艺佳便会被父亲拉上舞台救急。一次演出缺人手,冯太平让女儿三天排出《王定保借当》,天资聪颖的冯艺佳两天之内把这出戏唱得滚瓜熟练,并在演出时赢得了满堂彩。
  靠着在剧团练就的基本功,冯艺佳如愿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戏曲表演系,去年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成为该院的研究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