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心气顺了 河道治理畅了 |
王坟镇人大代表巧解社会治理“症结” |
|
本报讯 (记者马廷刚 孙孔嘉 通讯员文彦 宁宁 文新)3月25日,记者在青州市王坟镇看到,孙旺流域、西股流域、仰天流域、石虎流域四条主要河道已经顺利完成综合治理,河道通畅、河水潺潺、草木萌绿。该镇人大副主席王希昌说,这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黏合剂”作用,把“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带来的可喜变化。 王坟镇境内共有季节性河流5条,河道总长62.5公里。2012年8月3日,受台风“达维”影响,山洪暴发,部分农田、桥梁、道路被冲毁,交通、通讯、电力一度中断,全镇有83个村庄不同程度受灾。教训惨痛,河道治理迫在眉睫。但要真治理起河道来,却不容易。因为有些群众受利益驱使,抱团上访、阻挠施工。 为何为民造福却得不到群众认可?“关键是只注重‘为民做主’而忽视了‘由民做主’,自然得不到群众认可甚至产生敌对情绪。”王希昌琢磨出了“症结”所在。王坟镇人大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黏合剂”作用,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成立视察组,深入走访14个村、126户群众,组织沿线群众对河道进行全方位的“体检”,让大家明白洪涝灾害的严重,明晓阻塞河道的隐患。面对人大代表的耐心说服以及洪涝灾害血的教训,沿线村民理解了镇上的工作,纷纷表示支持治理河道。 乡镇人大将代表反馈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后,向镇党委作了汇报。镇党委据此对以前的治理规划做出科学调整,并列入2014年工作重点。自去年4月上旬开始,该镇对境内大小河道内树木、临时建筑、养殖棚、杂物等进行彻底清理,疏浚河道,保障行洪顺畅。群众的拥护,极大地推动了治理工作的进度。刚开始两天,原来侵占河道的鸡鸭养殖大棚和粮田菜地就不见了踪影。截至目前,共清理河道60公里,清理影响行洪的树木15万株,新建挡土墙6公里,修复大小桥涵49座,基本实现了水域环境整洁、水清洪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的目标。 村民们对以“清理河道垃圾、清除行洪障碍、绿化河道水系”为主要内容的河道治理工程拍手叫好。刘洛村村民赵传宝说:“河道拓宽改造以后对谁都有利,这不就是造福百姓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