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然台(资料图片) |
|

|
|
记忆 根据《梦溪笔谈》所载:自从宋迪工画分成八景山水名胜之后,文人相习遂将各地风光凑成“八景”,至明代中后期,各县几乎都有八景之说,甚或添至“十景”。就近而言,诸城、高密、安丘、临朐、昌乐、胶州等都有当地八景。清朝后期各地文人多有“八景诗”传世。 诸城的八景是“超然四望”、“琅琊炊烟”、“马耳腰云”、“韩王坝月”、“五莲晚翠”、“九仙朝霞”、“龙潭雷声”、“卢洞清风”。 “超然四望”是指宋朝苏轼官任密州,即于诸城北城墙上筑起观景高台,其弟苏辙名之“超然”。苏轼常常登台饮酒,赋诗填词。由于此台高耸,四望无碍,加之苏东坡乃文学大家,众人仰慕,敬重超然圣地。 “琅琊炊烟”是指东海之滨的琅琊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拥兵至此,筑台建楼以望南海;加之秦始皇东巡至此驻跸三个月,堆土筑坛,祠祀齐地八神之一,即四时神主。由于此地名人涉足,加上海滨风光,山岚海雾,秀丽非常,遂成当地胜景。 “马耳腰云”是指诸城南部马耳山高耸入云,为齐国长城之天然屏障。每逢夏秋,云雾弥漫,笼罩半截山腰,此时定会普降大雨,为农民秋粮丰收洒下甘霖。 “韩王坝月”是指在诸城以北五十余里的潍河上,汉将韩信带兵征战于此,曾以囊装砂,堆堵潍水,待敌将龙且带兵渡河时放水袭击而大获全胜。韩信囊砂拦水之地,后人遂名“韩王坝”。每当圆月之夜,月光皎洁,水面开阔,闪光烁银,加之两岸水草青碧,蒹葭绰约,鸟栖蛙鸣,雾气清冷,阑珊夜色,遂为一邑之胜。 “五莲晚翠”是指今五莲县内五莲山的一种奇异景观,五莲山为五莲县九仙山余脉,明末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此山自然风光极其美丽,怪石、奇峰、清泉、秀水,花草艳丽,题刻精美,其色其景堪与泰崂媲美。尤其是五莲山曾出异象——漫山遍野,一片碧绿,土人谓之“晚翠奇观”。 “九仙朝霞”是指今五莲县内九仙山,世传有九人饮酒于此,后化为仙人而去,故名。此山岩石陡绝,峭拔云表,漫山苍翠,草木葳蕤,涧水潺湲,花草繁盛。尤其是晨曦时光,旭日吐红,霞光泛彩,天光地景,娇艳夺目,遂称“九仙朝霞”。 “龙潭雷声”是指九仙山西麓的卧象山,以其形如卧象故名也。此地有“一谷、七峰、八岩、六洞、八门、十六潭、十八瀑布”,景色奇绝,穴入地下。尤其是“龙潭飞瀑”最为知名,以其瀑水飞流直下,四溅浪花,喷泄落差二十余米,声如洪钟,宛若惊雷,遂名此景为“龙潭雷声”。 “卢洞清风”是指诸城卢山曾为秦朝博士卢敖隐居之处,此山有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等古迹,山阳有兴国寺、卢山寺。宋朝苏轼履职密州时,曾游历于此,并写下诸多诗词。 此则诸城古代八景之梗概。笔者曾于2013年秋添词缀句,续成《诸城古代八景诗》曰: 超然四望天地远,琅琊炊烟海雾兴。五莲晚翠漫山碧,九仙朝霞春色明。卢洞清风高士隐, 韩王坝月潍水清。龙潭雷声钟鼓韵,马耳腰云五谷丰。 此则古代诸城风光,但在时过境迁的今天,诸城的行政区划面积已经大大缩小,古代八景已不复存,琅琊台划入青岛胶南县;五莲山、九仙山、卧象山划入五莲县;韩信坝地处高密境内。古代诸城八景只剩下超然四望、马耳腰云和卢洞清风。 张铭璇撰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