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如此前市场预期,在博鳌亚洲论坛召开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有参与规划者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出台只是应国际要求将“一带一路”概念进行具体化,只是个纲领性的长期规划,“一带一路”战略要想最终实现可能需要30到50年。尽管如此,企业界、投资界仍然热情高涨。专家初步预计,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将在未来数年走出国门,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大潮。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谈起“一带一路”兴致最高的恐怕要数企业界,众多行业的领军者们都表示在其中发现了机遇。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寻找一些新的商机。华融集团旗下有资产管理、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等,这次‘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的设立,又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视野,也提供了一些机会。”华融集团董事长赖小民的这番话代表了金融行业的观点。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也表示要加强同业合作。“既可以对一些项目搞银行贷款,也可以对一些银行搞转授信,由所在国的银行支持一些民生项目,当然我们也一如既往地坚持和多边国家的合作,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涉及64个国家,大约900个项目,涉及投资8900亿美元。”他说。 在争食“一带一路”大蛋糕的诸多角色中,投资者不可或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周景彤说,“一带一路”对资金和金融服务的需求非常巨大。据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仅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达8万亿美元。但沿线各国融资能力相对有限,储蓄率只有22%左右,不及中国的一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