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嘉庆年间,潍县城西门里三条过道的中过道大门上,曾经悬有“鹿鸣接响”与“重宴琼林”两块匾额,记下了陈大观家族老三支陈三乐的后人陈述经(十六世)昆仲、父子诗书传家科举连绵以及陈述经本人淡泊名利孝友正直为人的故事。 昆仲子侄科考联捷 唐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行乡试后,地方长官要宴请得中的举子。宴会上,因歌唱《诗·小雅·鹿鸣》而名之曰“鹿鸣宴”。明、清沿袭旧制,在乡试放榜次日也要举行“鹿鸣宴”,并邀请住当地内外帘官一同赴宴。而“鹿鸣接响”顾名思义就是说家人中接二连三有人中举人参加“鹿鸣宴”的。 陈述经,字子郛,号笈堂。父陈其绳,平素好读《朱子纲目》,母亲郭氏也博通书史。述经十六岁应县试时,有“养成瑚琏器,耻作斗筲才”的抱负。嘉庆五年(1800),他与本县的刘济川、陈官俊等人同时中举。第二年(1801),他的从兄陈述东(陈其谟之子)也中举。同年,述经与族弟陈官俊跟随族叔陈廷钰一同赴京参加会试,陈廷钰曾在家乡设帐教书多年,这次赴京,他对自己与侄子们的功课抓得很紧,他们隔日课文一首,“晚投逆旅,必令具稿”。在京住在萧寺时,有老和尚夜间睡觉很少,天不亮就敲钟,陈廷钰等也相呼起读,“危坐终日,未尝跛倚”。未几,陈述经却因家中遭了父亲病故的丧事未能参加会试,廷钰、官俊两人也双双落榜。但陈廷钰因大挑一等得授知县发往四川。此时的陈述经,因家遭丧事又未能参加会试“一事未更而童昏殊甚”。陈廷钰在赴川前,不时到述经家探视并勉励他说:“凭你的天资,先不要急于功名,可不能荒废学业,以后定会有出息”。嘉庆十三年(1808),陈述经与陈官俊二次赴京,陈官俊得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述经又名落孙山,但他毫不松懈,回家后继续认真读书,同时也用心课教两个弟弟。嘉庆十六年(1811),述经终于得中二甲第二十名进士。其二弟述芹,嘉庆癸酉(1813)中举,第二年弱冠成进士。三弟述贤,也在嘉庆戊寅(1818)中举(后任江西南昌县知县)。而后述经三子象枢,成为道光十九年乙亥科(1839)第一名举人,象枢从兄象轸(其彬孙、述汤之子)也在同科中举。述芹的次子象仪,道光十七年拔贡。此时的这个家庭中,赴过鹿鸣宴的接二连三,因此他家住宅的大门上就悬起了“鹿鸣接响”的匾额。 淡泊名利不近权势 陈述经为人孝友正直,立心淡泊,中进士后,于内阁中书省充任中书、典籍、国史馆校对官,勤勤恳恳干了十多年。道光年间,他才得以外放浙江温州府同知,在调任衢州路过富春江行至(严)子陵钓台时,当地有俗言说,做官的若登上钓台,恐对仕途不吉利。陈述经对此一笑置之,纵身到达最上头。 严子陵是东汉浙江会稽余姚人,少时曾与刘秀为同窗好友,后来刘秀做了皇帝,想起了严子陵,要起用他为谏议大夫被婉拒,严子陵因隐居在富春江一带,被人们传为不谋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陈述经之所以跃然登上子陵钓台,彰显了他内心对于严子陵的崇拜。 陈述经在浙江居官清正,讼词亲批,民甚德之。他常与二三学子讲研诗古文词,这里的同知衙署,此时简直成了“学府”。而由其分理的在富春江上运行的铜船、粮船的虚实,他却无不洞烛其弊。当时的漕督周天爵虽是述经的同年友人,但是陈述经却从无一言上陈,原因是述经不想在上司那里博得官声。同年好友林则徐路过衢州,造访述经于寄居的破庙中,林对述经说:“十哥(述经大排行第十)在此读书,洵(实在)可乐也!” 嘉庆二十五年,有一位查办两广的钦差大臣路过,衢州知府力邀述经奉陪,述经以这位大臣是朝廷权要某党而避不赴宴。这时,述经弟陈述芹已在广东任会同县知县三年,因其政绩优异受保举,即将束装入京陞见,述经生怕弟弟误与权党晋接,急忙给弟弟发信,以母年迈在家,兄弟三人都在外省做官膝下无人尽孝请改教职,年仅三十岁的陈述芹遂因此解组归里,述芹直到三十八岁时,才得选授登州府教授。可见陈述经兄弟淡泊名利,砥节砺行不阿权贵是何等坚定。 陈述经与刘鸿翱两家在潍县城是世交,陈家住西门里三条过道,刘家住北门大街,可谓拐弯街里。述经比鸿翱年青却与鸿翱的父亲刘济川同年中举,但是,刘鸿翱比陈述经晚七年中举,却早两年中了进士。述经在衢州任同知时,有一年,刘鸿翱由徐州府调赴广东南韶连道任职路过杭州,刘有“故人十年不相见,倾盖余杭共对灯,薄宦心情真洒落,高谈志气尚飞腾”的诗句。又在其诗句中说:“梅麓多年推老成,笈堂(述经号)童稚久交情,量移邻郡仍分佐,权领州符即专城”,还有诗句中赞叹述经“谁知吾弟介书生,萧然琴鹤无余物,剩得心田看子耕”呢。而后,刘鸿翱当了闽浙总督,一心想推荐述经高就,但在此时述经早以母年老请终归养了。衢州人对于陈述经有“山左天酬将母愿,江阳人颂爱民心”的评价。 耄耋之年 重宴“鹿鸣”再赴“琼林” 陈述经不满六十岁回到故乡闭门谢客,每日与几位从学的士子笔墨自娱,家居三十多年,有要事未尝不出,而县署则非公不入。清咸丰十年(1860),正是陈述经中举60周年,这位德高年韶的老人受邀,得以与新科举子一同,再次出席了“鹿鸣宴”,可谓“重宴鹿鸣”,此事,在潍县少有。 同治十年(1871)已经是八十多岁老翁的陈述经,又受邀赴京重予礼部举办的“恩荣宴”并恩赏了四品衔。按照朝廷的例规,清代于殿试传胪之次日在礼部设恩荣宴,也称琼林宴,宴请新科进士,读卷大臣、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供给、鸣赞各官与新科进士一体赴宴。作为归隐几十年的陈述经受邀赴宴,更可谓之殊荣。由此,陈述经家的大门上,又增悬了“恩加四品重宴琼林”的匾额。当时兴花钱捐官,在予宴之前,曾有人建议他乘此良机,捐一虚职,或能得到朝廷更大的荣耀,陈述经对此又是一笑了之。最终,我行我素的陈述经,以淡泊名利颐养天年,寿享九十一岁,著有《静吾斋诗文抄》。 陈述经昆仲以书香传家,其后世子孙中人才辈出。例如:清末民初的同盟会会员、潍县商民协会会长、公益书局经理陈鹤亭,辛亥革命后在潍县首倡女子放足并开办第一个女子学堂——志成女学堂的晚清秀才陈纪元、潍县一代象棋大师陈天才、医学博士陈毓真、著名中医陈广庭、陈倦民(陈天泽)父子、书法家陈国勋等等,在此不赘述。 陈瑞曾撰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