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诸城突出重点力促新常态新发展
网上祭英烈
深化“三转”要求 强化“五项”监督
山沟沟里演绎“山楂树之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奎文项目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寿光70辆车完成“黄改绿”
高密市国税局全面提升税收服务管理水平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
2015年04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楂树之恋”,在临朐县这个有着山楂种植传统的山区“上演”,不过,这不是爱情故事,而是当地老百姓靠种植山楂发家奔富路的“山楂情缘”。通过合作社搭台,为当地百姓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山沟沟里演绎“山楂树之恋”



  □本报记者 付 生 
  通讯员 纪国良 刘明志 
  俗话说得好,靠山要吃山。地处山区丘陵地带,临朐县种植山楂的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县的寺头镇就被国家财政部和农牧渔业部确定为百万株山楂基地。
  悠久的历史,优质的品质,按理说这里的山楂经济早应该是风风火火了。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习惯于每家每户种植的“小打小闹”,虽然相对面积大,但单体经营组织的规模却小,如同一盘散沙,有形而无质,丰产不丰收,“果贱伤农”的现象一度存在,人们守着“宝山”却难致富。
  眼瞧着山楂行情贵一年贱一年,没个准头,果农很伤心,政府也着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临朐县把合作社确定为指导农业生产、拓展产品销路的“红娘”,从资金帮扶、金融支持、税收扶持、技术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扶上马送一程”,扶持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1437家,家庭农场54户,龙头企业105家。
  在临朐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相亮告诉记者,他原先是干山楂销售的,常年走南闯北,对山楂等果品市场的事情比较清楚,“以前,果农单打独斗闯市场,议价能力低,收购商一口价,说多少是多少,只有‘抱团’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前景。”马相亮说。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2009年,马相亮牵头成立了临朐县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刚开始,习惯了小打小闹的果农虽然对“捆”在一块抱团闯市场抱有很大希望,可真到了“签字画押”报名入社,大家伙又谁也不愿“打第一炮”,生怕别人说闲话。马相亮看准了老少爷们的担忧,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只有少数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了社。
  在果农眼里,挣钱才是硬道理。当年,山楂大丰收,加入合作社的果农,每斤山楂的价格比散户贵出0.4元。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果农争相入社,2014年,合作社带动周围农户2000户,山楂种植范围已辐射到寺头镇34个中心村及周边6个镇,基地面积由原来的5000亩增至10000亩,合作社新建冷库9座,贮量达到450万公斤。
  “围绕农民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赚”,合作社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包不了”的难题,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变“单兵作战”为“战区作战”。
  如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他们按村镇分布划分为10个基地片,公推1人为基地主任,负责山楂生产、收购、管理环节。其次与各基地户签订山楂生产协议,统一保护价收购,保护种植户利益。加强技术指导,合作社组织了100余人的果树技术员,每人每天补助80元,对社员的山楂修剪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并协助完成工作。同时,合作社与有机生态肥厂家签订合作协议,购进生态有机肥和生态农药,专供社员使用,从根源上保证果品质量。
  优质的果品必将推动品牌的培育。随着临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业一社、一社一牌”的品牌农业发展思路的深入,众多合作社开始了品牌战略。2011年,相亮山楂专业合作社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寺头山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年即获批复,贴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让一样的农产品有了不一样的身价。“这里的山楂管理好,质量好,讲诚信,和我们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每年为企业提供1000吨以上山楂。”采购商青州大金星航空饮料有限公司孟祥春对记者说道。
  如今,临朐县正把培育品牌作为推动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村品经济“转调”的有力抓手,每年确定一批农产品从种植面积、奖励措施等重点关照,扶持农民、合作社创标夺牌,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协会三品一标创建主体作用,以产业育品牌,靠品牌拓市场。
  这种模式,让该县32.9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成为品牌孵化温室,培育出了东城草庙子岭、华良育繁推一体化等22处现代农业示范园,催生了“三品一标”农产品190个,17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居全国县级城市之首,涉及富硒苹果、薄壳核桃、红香椿等十几个种类。更加快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组织的发展,共吸附非成员农户5.8万户,助农增收30多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