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核问题六国、欧盟与伊朗4月初在瑞士洛桑就伊核问题最终全面协议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后,美国和伊朗近日分别发布各自版本的所谓共同行动计划。舆论注意到,本应“共同行动”的一份计划,美伊却有着不同解读,而这也令伊核谈判陷入迷雾,各方能否在6月底前如期达成全面协议再度成疑。 首先,关于共同行动计划性质,美伊阐述存在微妙区别。伊朗外长扎里夫反复强调,共同行动计划只是通向全面协议的解决路径,对各方不具有约束性。而美国国务院在其共同行动计划中反复出现“伊朗同意如何如何”字样表述,令外界理解为伊朗已向国际社会作出具体承诺。 其次,在涉及伊朗作出让步的关键内容方面,伊方版本要较美方版本简约,一些内容甚至没有体现。比如,“伊朗同意在15年内不再兴建新的铀浓缩设施”等美方版本的内容,在伊方版本中并无体现。 再次,美伊两个版本对一些关键概念的表述存有差异。比如,在描述伊朗将执行国际原子能机构附加条款时,伊方版本以“自愿和暂时”来界定,美方版本则以“永久性”来界定;关于经济制裁,伊方版本称达成全面协议后,欧美将立即“解除”所有经济制裁,美方版本则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遵守核相关承诺后,将“冻结”制裁,而彻底“解除”制裁将耗时数年。 “一份计划、两种阐述”的问题,已经引起伊朗国内保守派警觉。伊朗法尔斯通讯社在分析报道中说,美伊两个版本差异重大,伊朗谈判代表应通过官方否认美方版本,消除大家疑虑。德黑兰大学政治系教授马兰迪表示,美方扭曲了伊方谈判立场,如果美方不改变这种态度,未来谈判将更加困难。 伊朗外长扎里夫4日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方版本共同行动计划并不准确,一切条款需在未来3个月决定。伊朗不会接受对和平利用核能的限制。如果欧美不在全面协议后立即解除对伊朗的所有制裁,伊朗不会接受其他条款。分析人士指出,扎里夫上述表态意味着,至少在伊朗的“温和派”看来,美方版本共同行动计划仍有大量“共识”尚待最终确定。 而事实上,伊核问题政治解决虽然接近“终点”,但可以预见,最后这一段路程依然会崎岖艰难。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只有一个协议即全面协议、不应“两步走”而“生造”一个临时协议之后,各方能否在6月底前如期达成全面协议再度成疑。毕竟,在这个国家,哈梅内伊才是最终的裁决者。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