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 通讯员李兆鑫)为进一步提升城区功能,保税区下大力气,攻坚克难,致力于打造跨境电子商务总部,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去年,该区完成进出口额8.15亿美元,主要指标增幅连续3年在全国保税区中名列前茅。 今年,保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把打造全市跨境电子商务总部作为提升城区功能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具体工作中,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申报试点。目前,海关总署已批准保税区进行跨境电商业务测试。加快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上半年全面开展业务。建设跨境邮件分拣中心,总投资1000万元,主要对所有进出口商品进行查验和分拨;建设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用于电商企业、支付企业和物流企业与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之间的系统对接;建设电子商务大厦,总投资6亿元,努力打造线上交易、线下供应、物流配送、后台服务等于一体的网上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电商平台,打造国际日用消费品电商平台,加快建设国际进口消费品交易中心;打造棉花等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依托总投资5亿元的澳大利亚棉花物流加工、总投资4亿元的中基集团国际物流等项目,年进口棉花等大宗商品50万吨以上,打造全国棉花等大宗商品的定价交易中心;打造食品和农产品电商平台,依托总投资10亿元的国家级食品检测认证中心、总投资7亿元的中俄冷链物流和小分子肽,以及韩国商品进口、泰国农副产品进出口等项目,打造全国农副产品进出口和分拨配送基地;打造文化艺术品电商平台,依托总投资10亿元的国家级商品展览中心项目,规划建设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和交易平台,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同时,强力推进电商招商,积极对接京东、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国内外一流电商企业,努力形成跨境电商企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加快对接上海自贸区,完善配套政策,为跨境电商业务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