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作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把关员”——动物检疫员,他们通过专业的技术及经验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鉴别、检查,全面保障着人们餐桌上的畜产品安全。日前,记者带着相机拍摄了一个基层动物检疫员从凌晨到中午的八小时工作。 惠培元,现为诸城市贾悦畜牧兽医管理站一名动物检疫员,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山东牧校,1980年12月参加工作,辗转于诸城市程戈庄兽医站、马庄兽医站、贾悦兽医站,足迹踏遍了整个诸城西部,33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扎根于畜牧一线。 凌晨三点半,每天这个时候不用闹钟,59岁的惠培元自己就能醒过来,这是多年工作养成的习惯。凌晨四点,老惠洗漱完毕,和老伴打声招呼,准备出发。(图①) 这辆摩托车已经是惠培元的第七辆坐骑了。风雨无阻,每天凌晨他都骑着摩托车前往10公里外的马庄肉类加工厂。(图②) 在待宰车间,惠培元首先检查的是活猪,他按照畜禽宰前检疫基本要求,用一根木棍不停地追赶着每一头猪,仔细地查看着每头猪的耳、眼、被毛、皮肤、粪便及精神状态,并采集了猪尿液完成对“瘦肉精”的监测。(图③) 各项检测都合格之后,惠培元对待宰生猪开具了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填写了准宰通知单,并来到食品厂屠宰车间,拿出检疫章、检疫证、检疫刀和钩等工具,准备着同步检疫。(图④) 按照屠宰同步检疫相关规定,惠培元需要对每一头生猪的头、蹄、内脏、胴体都进行仔细地检查。“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就是我的工作。”老惠边检查边认真地对记者说。 对检验合格的猪肉,惠培元开始认真地在猪肉上加盖验讫印章,并根据货主姓名、销售地点、数量等信息开具了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就这样,一忙就是三个多小时。(图⑤) 等猪肉加工厂的检疫工作完毕,正好是上午的八点半,老惠洗漱一下,收拾好检疫证、章、工具,来到附近熟悉的小饭馆买来一份油条,这就是他的早餐。(图⑦) 当天正好赶上马庄集,惠培元告诉记者,他还负责这个农贸市场畜产品的监管。吃过早饭,抖起精神,他骑车朝集市方向赶去。来到集市上,老惠挨个肉摊检查产地检疫证,查验肉品优劣、是否注水。 正在这时,惠培元的手机响了,是邻村的一个肉鸭养殖户打来的报检电话。马庄这一片区的养殖场监管也是惠培元的工作之一,每个养殖户都要在鸡、鸭出栏之前给他电话,让他去现场查验出栏的鸡、鸭是否合格。 干完集市的工作,惠培元赶到了养鸭户那里,详细询问了准备出栏鸭的养殖情况,查看了饲养场养殖记录,对鸭群进行了检查和记录。养殖户告诉我们,老惠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对工作更是一丝不苟,从不刁难群众,即使晚上八九点报检,他也会立即赶过来。(图⑧) 开完鸭群的产地检疫已到中午了,老惠驱车回家吃午饭,从凌晨四点到中午十二点,时间刚好八个小时左右,不停地奔波,似乎看不出老惠有什么不习惯。他告诉我们,中午休息一会儿,下午一般是在兽医站里坐诊帮忙,每天的生活轨迹都差不多。 从清晨到中午,充实的八个小时匆匆而过。平淡而紧张的工作并没有让惠培元愁眉苦脸,相反他乐观向上,言谈中总是说到领导的关心、组织的关怀。这样的基层动物检疫人员,在潍坊还有1099名,他们每天都奔波在屠宰场、食品站、集贸市场、养殖场等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图⑥) 记者付生 通讯员侯文博 赵汉嵩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