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群众的幸福“铺路” |
——青州市政协持续关注农村道路建设促发展 |
|
□本报记者 刘 伟 通讯员 刘艳霞 刘德燕 “农村道路建设得这么好了,再不是我们小时候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模样啦!”在青州市政协组织的视察农村公路网化建设过程中,面对一条条青石铺路、绿意初绽、整洁有序的村内道路,青州市政协委员铁继华充满欣慰。而每次都参加视察的高柳镇小吕庄村支书闫光明更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和自豪,因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他三年来的政协全体会议发言密不可分。 关注民生需求 “青州市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出行在乡村道路上,乡村道路就成了广大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我们不仅要注重国省道建设的‘锦上添花’,更要关注乡村道路建设的‘雪中送炭’……”青州市十三届市政协一次全体会议上,闫光明情真意切的发言,赢得一片掌声。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铺开,管理养护问题又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十三届二次全体会议上,闫光明跟进做了《农村道路的管理养护不容忽视》的大会发言。提出了“建成的路要管护到位;未建成的路要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实现市、镇、村‘三级联动’”等五条建议,对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断头路怎么办?群众出行最后五百米谁来解决?在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关于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建设的四点建议》应运而生。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我就是要把老百姓的要求带到会上来。”闫光明既叫好又叫座的发言,传达出的是百姓的心声,折射出的是青州市政协委员朴素的为民情怀。 落实群众企盼 闫光明委员的初次发言,就引起了青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百姓最需要解决什么,我们就应该尽快谋划什么”,上层决策由此拉开。 《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道路建设管理的意见》,对乡道每公里补助50万元,村道每公里补助20万元。《青州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意见》《青州市镇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职责,对全市21条县道明确包靠领导、工作人员,实行常态化巡查,制度化管理。《关于建设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将村级公路网化建设列入2013年全市为民办实事的“八个全覆盖”之一。…… 一系列制度的出台,让各部门有了压力和动力,让百姓看到了决心和希望。而为了确保落到实处,青州市政协对关于农村道路建设的重点提案连年由青州市政协主席董连胜领衔督办,并于2014年下半年,组织住青四级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60人对“八个全覆盖”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视察。 走进百姓心里 截至目前,青州市共完成镇村道路建设改造750公里,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建设完工526公里,全市263.84公里县道及重点道路卫生保洁已全部推行市场化运作,13个乡镇街道的乡道村道共2009公里,市场化运作率达到90%。青州市成功列入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单位行列…… 而最受益的,是身在其中的百姓。“以前,人家都说村里的路不好走,说的也是实情。现在,谁要是再这么说,我就叫他来村里看看。”青州市王坟镇后黄马村的王桂兰大妈看着满树樱花笑得合不拢嘴。而这,也让青州市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在青州市2014年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调查中,百姓满意度为86%,较前几年大为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