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新常态 新亮点 坊子篇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产城融合 以产兴城 |
羊口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滨海生态新城 |
|
羊口镇地处国家级战略蓝黄“两区”开发的叠加位置,面积3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3平方公里,总人口9万人,是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首批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2014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在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工作考核中,羊口镇名列潍坊第一、全省第五。 近年来,羊口镇以培育特色鲜明的“小城市”为目标,集中要素资源,配套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集聚,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用实践趟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突出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化发展布局 发展城镇化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为此,羊口镇本着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宜居宜业的规划理念,将全镇的总体规划及社区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景观等规划进行了高标准编制,规划了60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区、1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区、10平方公里的临港物流产业区、20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和1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加快中心城区的交通、文教、社保、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延伸,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均衡发展。通过规划引领,逐步构建起主体功能清晰、发展方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强化产业支撑,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 产业支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所在,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战略规划必须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也是以产业集聚为前提,只有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瞄准产业集群实行链条招商。瞄准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实行补链招商,实现了重点产业的链条式集聚。园区已落实投资160亿元的神华国华电厂、投资100亿元的鲁清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兰典生物科技园、投资30亿元的寿光港等过亿元新型工业和现代物流项目103个,有神华、华能、中材、中钢研、恒天、烟台港等8家大型央企、国企落户园区,鲁清石化芳烃深加工产业一体化等5个项目成为潍坊市战略性重点投资项目。通过产业集聚,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了生物基材料、卤水高端化工、石油化工、先进制造、清洁能源、临港物流、生态木业七大产业集群,形成了“领军企业+骨干项目+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发展模式,力争每年引进或合作世界500强、央企、大型国企2家以上。 瞄准内涵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把加强企业技术平台、科技人才、运行质量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以兰典、英利为代表的潍坊市生物基材料产业化集群成为全国三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之一,获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专项扶持。目前全镇已建有院士综合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潍坊市级以上科研平台40处,引进各类高端人才86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两院”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鲁清异丁烷脱氢、健元春特种薄膜、英利纤维素纤维等20多个项目通过引进国外高端设备实现了战略升级。 瞄准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产业竞争力。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4年以来,羊口镇每年以不低于10亿元的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目前,路、水、电、汽、天然气、管网、通讯等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项目落户,由原来的“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向“比环境、比服务、比配套”转变。重点实施了以直供电、直供汽、大水务、万吨港等为代表的“7+1”工程。依托国华电厂,探索实施了“直供电、直供汽”工程,将显著降低企业用电、用汽成本;建设了默锐中水、临港湿地水库等水资源工程,保证了企业及群众生活用水;铺设了全长21公里的天燃气管线,实现了民用、商用、工业用气全覆盖;完善了公铁路网,德大铁路已经通车,黄大铁路开始动工,实现了“河海公铁大联运”,为构筑大物流、引进大项目奠定基础。 加大民生投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本着“寓强于富、普惠于民”的理念,羊口镇在教育、医疗、交通、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改善办学治学条件,实现学有所教。职教中心二期图文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投用后可新增招生近3000人;寿光一中羊口校区和高档双语幼儿园建成投用,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和从幼儿园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覆盖,羊口镇连续三年在寿光市教育综合督导考核中名列第一。 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现病有所医。寿光人民医院羊口分院已正式运营,新上16层螺旋CT等高端医疗设备,省内专家和寿光人民医院业务骨干常年坐诊,显著提升了羊口镇医疗水平;将搬迁后的老医院改建成大型社区卫生室,对全镇8处村级卫生室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新建了杨庄、宅科3处村级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行有所通。客运中心主体完成,开通了贯穿全镇的免费镇村公交,增加了刘旺、杨庄、四庄子三条线路的发车班次;根据群众需求,将串联镇区与园区公交路线的运行时间延长到晚上9点;新开通了羊田路和羊临路两路羊口到寿光的公交直通车,新上300辆公共自行车,倡导了绿色出行理念。 完善城乡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每年安排为全镇近1200名8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查体,并建立了健康档案。为36000名城乡居民办理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以打造最温暖、最放心的老年人集中居住地为目标,投资6000万元开工建设了养老中心,将显著提升社会养老水平,实现了老有所养。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有所居。投资3亿元建设了企业职工保障房,企业职工以成本价购房,彻底解决了企业职工的住房问题;开发了9个高档居民社区,启动了集中供暖和天然气入户工程。 完善社会治安体系,实现居有所安。成立了寿光市公安局羊口分局,实现了多警种统一指挥、联动作战;成立了由镇综治办牵头,公安、建工及各园区指挥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工上访和讨薪问题;投资590万元在镇区、工业园区和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015个,提升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经过几年的发展,羊口的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新型工业崭露头角,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下一步,羊口镇将围绕建设“经济发达、生态文明、群众满意”的新羊口这一目标,瞄准建设“千亿级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化滨海生态新城”两个定位,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人口达到12万人,进入全国百强镇。 马林峰 刘霞文/图
(本版图片均为羊口镇区图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