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 通讯员吉晓睿)作为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区,保税区上下高度重视连片治理工作。通过村内主干道路硬化、排水管道修建、健身广场修建等项目,改善了辖区内村民的居住环境,让发展红利惠及辖区内村民。 2014年,保税区成为山东省“乡村连片治理”试点区,全区村、街、区三级上下联动,各负其责,按照省财政厅要求的“五化”标准,对高七路两侧的官路、新庄、董坊等7个村庄进行连片综合治理。先后争取市级财政资金800余万元,区级财政资金500余万元,硬化路面210000平方米,种植防护林500余亩,修建完善健身广场7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健身广场等活动场所完善率达到100%,路旁植树绿化率达到70%。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保税区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确保将连片治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经得起时间和群众考验。区财政局积极申请上级财政资金,确保各级财政资金及时充足到位。市政工程部门严格按照招标程序,确保程序公开透明。汶泉街道认真做好民事协调工作,向村民讲解连片治理项目。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得到村民一致同意,并积极参与。建设施工过程中,汶泉街道多次邀请专家,现场查看工程开展情况,园林绿化专家到连片治理项目现场逐村查看,提出了完善建议。村里建起了专门的四德墙,好媳妇好婆婆的鲜活事例呈现在每名村民面前,潜移默化中民风在不断地向善向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