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
春天是读诗的季节,但过去一周内,诗人汪国真病逝的消息为这个春天带来一些哀伤,我们暂且将汪国真诗歌文学水平的争议搁置一旁,因为对于70后、80后的初、高中时代来说,汪国真的诗歌与庞中华的字、琼瑶的小说、小虎队的磁带一样是我们青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个没有网络与段子的时代,很多怀着文学梦的青年和想提升作文分数的学生们都将汪国真的诗歌作为文学世界的“入门宝典”,将那些充满了“快乐明天”、“热爱生命”、“理想远方”的诗句认真地抄写在小本子上,写在作文、贺卡和毕业纪念册里。在还看不懂北岛与顾城的年纪里,汪国真的诗直白、浅显,讲究形式与韵律感,读起来会让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暂时忘记语文试卷的枯燥无聊,单纯地体会语言的美丽。 在这个哀悼诗人与集体怀旧的时节,总会有人不合时宜地再翻旧账挑毛病。指责汪国真的诗为“伪诗”、“鸡汤毒药”的言论又风起云涌,看起来像是对文学江山指指点点,实际上与流行的“鄙视链”一般做派:看美剧的瞧不起看韩剧的,喜欢窦唯的看不起周杰伦的粉丝,爱寿司的吃货鄙视街头麻辣烫,好像没有个看不起的对象就对不起自己的品位一般,但是谁能做到一步跨越到所谓的“高级层次”呢?就好比你现在喜欢品普洱,就瞧不起年轻时喝的可乐了? 无论是汪国真的诗歌,余秋雨的散文,还是于丹的讲座,最大的价值在于给潜在的爱好者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有心的人去发现文学艺术中更精妙的世界。欣赏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本质上都是一种私人体验,无论什么书单或排行榜都有或多或少主观或商业因素在内,别人的品位,与自己无关,因此又何必把自己的高格调强加给别人? 在争论汪国真的同时,我们也该担忧一下今天的文化人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养分致下一代人的青春,别让90后、00后们的“文学偶像”和“入门手册”只剩郭敬明和《小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