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系子弟兵 爱洒双拥情 |
——记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陈金香 |
|
□本报记者 侯江宏 王莹 通讯员 李 雪 陈金香,女,安丘市常家庄村村民。她常年坚持为驻地官兵服务,被战士们称为“常家岭上新红嫂”。1987年8月27日,她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8年被评为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安丘市有座国家4A级景区青云山,曾被评为“山东红嫂”和“全国新时期拥军女模范”的陈金香,就住在青云山脚下的常家庄村。 1978年秋天,驻军某部调防到安丘市贾戈镇常家庄附近。因为家庭不富裕,陈金香家三间房子两间没砌墙,她把一个班的战士“抢”到已砌墙的西屋中,还抱来柴火把炕烧得暖暖的。当时陈金香只有30多岁,战士们亲切地叫她陈大嫂。 陈金香有一手好缝纫活儿,在村缝纫组工作时,十里八村的人都愿意到这里做衣服。自从部队进驻以后,战士们的衣服送到缝纫组一送就是一大堆。活儿太多干不完,下班后陈金香便把战士们的衣服带回家缝补。战士们抬石头搞建设衣服破得很快,不几天就需补一次。为不耽误战士们穿,她一天三顿都很少吃个囫囵饭,很多时候都是在缝纫机上一边干一边啃煎饼。考虑到战士们年轻爱美,她把补丁补在里面,用缝纫机转着圈儿补,这样既美观又结实。衣服多了,晚上在煤油灯下补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听说煤油灯经常烧到陈大嫂的头发,战士们专门做了明亮的“噶石灯”送去。部队陆续搬到营房去后,陈金香就让丈夫用小推车推着缝纫机,周末到营房里去为战士们服务,不仅补衣服,还为战士们洗被褥、做鞋垫。 因为常到营房为战士们服务,陈金香成了战士心目中的“指导员”,大家心里有什么疙瘩都愿意对她讲。江苏籍的战士郑少华是个孤儿,从小缺少母爱,在部队里,一度散漫、任性,不安心服役。陈金香与他谈心,了解到小郑的身世后就对他说,就让我当你的妈妈吧。郑少华叫了声已显得生僻的“妈妈”时不禁落下泪来。从此,每到星期天陈金香就把小郑接到家里做好饭给他吃,顺便做他的思想工作。郑少华进步很快,由有名的后进兵成了全团的先进典型,1991年退伍前还被荣记二等功。 1987年1月,潍坊驻军某部集训时在石埠子镇休整。陈金香与安丘市民政局的干部一起,将亲手做的500双鞋垫送到战士们手里。陈金香在答谢会上大声说:“孩子们,千千万万的妈妈都是同样的心,都希望你们干好……” 1987年8月27日,被人民子弟兵誉为“常家岭上新红嫂”的陈金香,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 1988年7月27日上午,陈金香约上弟媳王爱英,骑三轮车拉着缝纫机来到驻军某部军营。她戴上老花镜为战士们撩裤脚、缝衣服、补提包,一边干一边与高大伟、马驰、陈庆建等战士拉家常。拉着拉着,战士高大伟说:“陈大妈,您真像我的亲奶奶。”是呀,当年的“新红嫂”、“兵妈妈”已经变成了奶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