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韩立新 赵欣波 “水者,地之气血,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是《管子》里阐述的道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清洁的水质,也不会有健康的体质。 主动走在前列 “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家里的水龙头也淌着自来水。”这是我市乡村居民的普遍感受。话语里透着自豪、幸福和感恩。 发展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农村饮水安全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最直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是一道必答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把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记在心里,抓在手上,反复强调“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成改善民生的重点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老百姓满意。” 为便于工作推进,我市明确刚性目标,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全市各级各部门雷厉风行,真抓、抓紧、抓实、抓好。2013年底工程竣工,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目标。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交出了满意答卷。 水网遍布城乡,清泉联起千家,口碑留在村落。整个工程建设千吨万人以上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50处,覆盖人口644万人;对无法实现规模化集中供水的698个山区村庄,建成联村集中供水工程32处,受益村庄96个,单村供水工程602处,全部安装了水处理或消毒设备。如此多的变量叠加在一起,有效破解农村饮用水安全难题。 汩汩清泉,流淌着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自觉提档升级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美丽的“乡村印象”。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生态建设,乡村还原自然,变为“农家游”的园囿。 实现这一切,首先要做足水文章。我市多种地形兼具,水资源先天缺乏。近年来又逢持续干旱,农村饮水危机四伏。以前的山泉、水井、塘坝干了,传统的汲水路径需要更改。有些偏远山村“夏天接雨水,冬天存冰雪,一桶飘浮枯叶的水要洗菜,澄清后再洗脸,最后再喂牲口。”农村安全饮水任重而道远。 “有水吃,吃干净水,吃方便水”,成为缺水地区村民最大的梦想。“让村民喝上放心水,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农村稳定发展”,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大事。 2005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重点解决水质不达标和局部供水严重不足问题。我市积极行动,为摸清农村饮水状况,开展水资源调查摸底,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启动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群众欢呼雀跃。可是,干旱持续让“村村通”自来水的缺陷开始暴露:规模小、标准低、监管和维护不到位,水量供不应求,水质也不稳定。 从“有水喝”到“安全水、放心水”,提档升级再出发。2012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饮水工程列为头号民生工程,果断提出,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在全省、全国率先达到新的饮水安全标准。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意见》和《潍坊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验收办法》等;市县两级政府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构,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责任制,签订工作责任书,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13年,市政府把“继续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计划集中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写入了政府25件实事之一。为确保工作推动,市委、市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列入了对县市区、开发区科学发展考核内容,单独列项,加大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制。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设计到资金,从施工到检验,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市、县两级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发改、国土、卫生、环保、水利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市水利局作为牵头部门,主动出击,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实现了科学作为,确保工程持续、有序进行。 注重因地制宜 我市地形多样,各地水文条件不尽相同。让体量庞大、纷繁复杂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惠及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考验着系统工程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为做到因地制宜,市领导带领专家对全市农村水源进行考察,涉滩涂,走平原,上高山,越群岭,看水站,入农户,了解供水、水质、水价等情况,足迹遍布田野村居。随后,又马不停蹄,召开专家论证会,大手笔绘制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思路。经过集思广益,我市确立了“以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主要形式,以提高供水水质合格率为最终目的”的工作思路,按照“水源保障可行、工程规模适度、水网互通互济、管理科学规范”的原则编制了规划,通过采取“新建、扩建、改造、延伸”等措施,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增强了抗击干旱的能力。 围绕全市农村供水蓝图,各县市区立足实际,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形式虽有不同,目标都是一致: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 在南部山丘区,依托水库水源建设水厂,推行“一个流域一网、网间互通”模式;在中部平原区,依托库库串联、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大规模水厂,推行“一县一网”或“一县两网”模式;在北部沿海区,依托国家南水北调和省胶东调水工程,配套建设供水工程,调引长江水和黄河水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在城市近郊区,利用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向周边延伸辐射。对已建成规模较小的供水工程,进行扩建改造、整合联网;对地处偏远、不能实现集中供水的山区村庄,因地制宜采取单村、联村供水等工程措施保障饮水安全。同时,实施“规模化工程体系、公司化运营体系、便民化服务体系、规范化监管体系”的建管模式。这一模式,成为专家们研究中国农村供水的典型样本。 为确保工程资金,我市创新模式,敢于突破。市及各县市区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提高本级财政对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投入,水利建设基金保证优先用于工程建设。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三位一体投入机制,到2013年底,我市整建制、全覆盖、无死角地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坚持建管并重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这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潜在规律。因管理不善,供水工程不能正常供水的例子在全国并不鲜见。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效益发挥。在工程验收环节,我市严格按照《潍坊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验收办法》逐段进行,利用半年时间对全市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9325个村逐一验收,以验收倒逼工程进度和质量。 从抓好饮水安全工程的“阳光”招标开始,我市建立了由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人大和群众共同参与的监督检查机制,实行技术人员包段,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工程建设中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及时公布工程进展及资金使用情况,方便村民参与监督。 为确保工程后期健康运行,我市制定《潍坊市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水费收入中计提10%作为工程维修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按照1:1进行配套,在县财政部门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促进工程走上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为保证水质,我市建立起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随时调取全市水质情况,实现监管信息化、自动化。各县市区建立了水质检测中心,检测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42项常规指标要求;规模水厂设置了水质检测室,建立起日检、抽检制度;设立镇街水利站,帮助提升改造村内管网,搞好水质检测服务;设立供水服务热线,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及时处理供水问题;村村都配水管员,负责村内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和水费收缴等。 为巩固发展成果,去年以来,我市又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投资2.29亿元,提高水源保障能力,改造老旧主管网374公里,对296个村村内管网进行了改造。通过张贴宣传画、发放明白纸、在媒体上宣传等形式,普及饮水卫生知识,转变农村居民传统用水观念。加强对供水管理人员、水厂经理及水质检测人员的培训,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范化管理单位创建活动和工程建设管理“回头看”专项检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引来幸福水,滴滴润民心。如今,潍坊大地上一座座中小型水库充满生机,一条条水渠唱着欢歌,一缕缕清泉流进万户千家。乡亲们居住环境变美了,思路变宽了。不少村落做起了“乡村游”生意,村民在自家门口挣大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