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 为企业发展植入“芯片” |
——新常态下看项目·高密 |
|
开栏语:今年以来,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扩大有效投资,对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平衡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提振社会信心,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市发改委、潍坊日报社联合推出《重点项目巡礼》栏目。本期重点宣传高密项目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王瑗 赵欣波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企业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经济新常态下,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给一些老牌企业、传统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市场也倒逼着企业进行自我革新,加快转型升级。高密市许多具备传统优势的企业通过深度挖潜、上新创新,积极谋划着新的动作,大胆上马新项目,靠创新积蓄发展的动能,驱散机体的严寒,萌发着新生的力量,以技术创新、文化创新、销售创新,为高密日益壮大的产业集群植入了蓬勃长效发展的“芯片”。 技术创新增强核心实力 孚日集团是国内家纺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从产品研发设计、纺纱、织造、印染、整理、包装到国内外贸易的完整产业链,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毛巾产品生产能力全球第一。 走进孚日集团高档家纺专用纱线配套项目车间,记者看到了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截然不同的一种场景:车间内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最为惊讶的是,机器旁边的工人寥寥无几。“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目前万纱锭平均用工只有42人,比原来减少50多人。而且成纱质量优良,真正实现了粗纱生产的优质和高产。车间环境也得到了很好地保持,冬夏恒温,夏天进来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孚日集团副总工程师、设备工程部经理张树明说,项目以建成现代化先进纺纱厂为目标,选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纱线,包括德国特吕茨勒的清梳联、瑞士立达的单眼匀整并条机、日本村田的托盘式全自动络筒机等系统,可纺高支精梳纱、紧密纺、塞络紧密纺纱,以满足家纺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科技化的发展需求。 市场是产品更新换代的指挥棒,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近年来,在国内市场,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者对产品美观、舒适和功能性的追求日益增强。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的推进,纺织行业呈现出高端产品逐渐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数量和价格的竞争日益演化成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张树明说,为了积极适应这一新形势变化,始终处在市场的不败之地,他们加快产品研发推动市场增长,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开发了高档家纺系列产品,经过先进的工艺处理,风格高雅,手感柔软、细腻,图案内容丰富,符合各个市场的风俗传统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巩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家用纺织品公司的地位。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前提是积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高密市发改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营造最优开放环境,高密市政府成立了企业联合会和五个产业集群发展服务办公室,针对行业、企业不同情况,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连续三年开展“百家企业提升行动”,全方位扶持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文化创新锻造不竭动力 豪迈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轮胎模具供应商,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轮胎模具生产线提质增效项目及油气装备及部件产业化项目,预计2015年共投资5亿元,实现产能翻番。今年公司新配套购置及自制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龙门加工中心、起重机、电火花机床、新四轴刻字机等先进设备300台套。 “有些设备是买不到的,我们就自主研发,这些设备的相当比例是我们自制的。”研发中心主任闫云清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根本上是源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全员创新体系。公司奉行“努力把豪迈建设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的企业宗旨,为员工发展和成功提供机会,最大程度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为家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豪迈集团的每个车间里,都设置了“创新改善提案看板”。员工在工作中发现什么问题,或是有什么改进工作的建议,都可以写张纸条贴到提案看板上。闫云清随机撕下一张,只见这张编号为576的提案上,提出的是通过使用吸铁屑拖动小车提高清理铁屑效率的点子,很实用有效,也很容易操作。在创新改善提案看板旁边,是一排宣传栏,上面贴着各类信息、内部报纸、通知等内容,甚至还有婚讯等人性化关怀内容,非常贴心。一位员工对记者说,他们公司上班,一点也感觉不到上下级关系,感觉他们和领导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分享着进步与喜悦,收获着成功和快乐。这种“合伙、合作”的核心理念,在“自愿、诚信、能给彼此带来价值”的原则下,持续吸纳优秀员工入股,使其参与公司决策、承担经营风险、分享经营成果。高密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说,每次到豪迈集团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启发,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大型集团企业文化的深厚和丰富。 “万众创新”在豪迈结出了累累硕果,在“持续改进、改善即是创新”的氛围中,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全国劳动模范王钦峰就是其中之一。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员工王钦峰,从学徒工成长为工程师,从打工者到大股东,从农民工到全国人大代表,成为了豪迈企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和诠释者。目前,豪迈集团拥有工程师及高级工程师500人,硕士、博士15人,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销售创新抢占市场份额 山东元丰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前些年在外地从事多年橡胶轮胎生意,积累了大量的销售渠道和行业经验。2010年,他将资金带回高密,投资建厂支持家乡建设,成立了现在这家企业。“我是典型的在外地赚了钱回来投资的,土生土长的高密汉子。”李岩笑着说。目前,元丰橡胶正在高密建设第二个厂区,一期车间已经基本建成,预计今年年底将投产。全部投产后,将实现2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产品的生产能力。 谈及企业发展的现状,李岩坦言,他凭借多年积累的销售经验,在全国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在销路上并不犯愁。李岩真正愁的是土地和资金,他说,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大多数企业都面临土地和资金的制约。“目前银行贷款比较谨慎,要想获得贷款必须要有土地证和房产证作为抵押,而作为还没建设的新上项目,没有土地证、房产证怎么贷款?”李岩说,“幸亏我原先有一个厂,要不然贷款拿不下来。” 豪迈集团则有着另一种烦恼。闫云清告诉记者,公司20年来以年均40%的速度稳健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年年有大动作,现有的发展空间不能满足项目扩展的需要。“去年我们还出现过拿着礼品找客户退订单的情况,实在是供不应求。” 订单源源不绝,生产能力不足,企业需要扩张,这对于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轮胎模具生产企业的豪迈来说,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为了更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他们将思路放宽到国际,积极走出国门,在美国、欧洲、南美洲、南亚等地设立子公司或服务中心,特别是在泰国、美国设立子公司,更近距离地接近海外资源和市场,极大地开拓了发展空间。 当前国内轮胎模具市场受益于轮胎行业投资恢复,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受益明显。同时公司的海外业务发展迅速,未来占比将继续提升。现在,公司产品外销份额占比很大,目标是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30%—50%,今年已经达到了30%。 “高密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理念引领,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引导企业面向国内外、联姻大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国际合作,初步形成了“扩大开放、外向带动”工作格局。目前,全市经济外向度达到23%,进出口总额连续五年平均增长12%以上。”高密市发改委负责人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