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阅读 央行最近又出招了。央行日前正式发布《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小范围内试点发行大额存单。 中国渐进式推进利率市场化终于再迈出重要一步,就差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这临门一脚,利率市场化进程即可完成,最终达到让市场决定所有存款和贷款利率的目标。 今年,中国金融改革措施频频,步伐明显加快。除了大额存单制度,6月起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将以往国家对所有存款安全进行兜底的隐形担保转为实行限额偿付,明确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存哪里、怎么存”成为每个储户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央行此举并非中国金融改革的终点,而是中国更大金融变局的开端。预计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才是中国金融改革的终极之战,当然,风险也最大。 对此次推出的大额存单,央行提出了“先大额后小额”的渐进式改革路线图,设定最低门槛,即个人认购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机构则不低于1000万元。 其实,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中国也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工行、中行和交行就曾尝试发行过大额存单,面额从100元至50万元不等。但由于当时交易制度、技术系统较为落后,还未形成完整的二级流通市场,央行决定从1997年4月起暂停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 对“土豪”投资者来说,大额存单增加了投资渠道;而对银行业来讲,大额存单将对理财产品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使部分“影子银行”业务现形,也有利于稳定银行存款,降低“存款搬家”的压力。 用行话来说,决定投资与否不外“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等关键要素。用更接地气的话解释“安全性”即是“保不保本、会不会亏”,“收益性”则较易理解,即“与其他投资产品相比,投资回报率高不高”,而“流动性”很关键,大致相当于成交额,尤其是“当你急着套现时,能不能卖得出去”。 因此,买不买大额存单,投资者事先得做好功课,清楚自己对“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这三个要素的不同取态。不少分析师预计,大额存单无疑将与一般定期存款、票据、短期国债、金融债等金融产品相互竞争,存单的收益率或许难以超过同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一般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起认购,大额存单30万元的门槛更高,大多数储户将被拒之门外。因此,大额存单对个人客户吸引力相对有限,但对那些要兼顾“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财务要求较高的大型企业来说,大额存单仍不乏吸引力。 大额存单对提前赎回通常有一定限制,但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持有存单的投资者通过转让,可实现短期资金按长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值得注意的是,浮动利率存单利率价格是随行就市的,当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时,投资者在“短炒”过程中可能蒙受一定的损失。 中银国际研报认为,大额存单的最终定价也将取决于其流动性。如果存单流动性非常好,那么其收益率将略高于银行间利率,同时鉴于其安全性相对较高,收益率或低于同期的理财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