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全民动员 全力节水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月份出口降幅继续收窄
汽、柴油价格每升下调近1角
我国选定9省市试点国家公园体制
新华社推出新版客户端
2015夏季高考圆满结束
我市举办“青年好网民”走基层活动
高新区出台知识产权资助实施细则
《201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发表
你义薄云天 我不离不弃
发挥优势 抢抓机遇 努力争当提升市区先锋
让流动人口成提升市区生力军
2015年06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和参与城市建设的责任感、主动性,我市不断创新计生工作模式,提供优质服务——
让流动人口成提升市区生力军



   □本报记者 赵欣波 通讯员 朱进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使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真正树立参与潍坊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我市卫生计生部门及时更新观念、因势而动,针对群众实际需求不断出实招、出新招,通过给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服务,激励他们做主人、争先锋,积极投身提升市区战略。
对症下药解民忧
  办事难、“两不管”曾是流动人口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市卫生计生委建立了“无条件受理”和“即时办理”制度,对流出育龄妇女的办证要求,必须无条件受理,并实行首接责任制。对流动人口信访和投诉反映的问题,实行即时办理。为增强流动人口的地域归属感,我市初步建立起流动人口计生、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五位一体的均等化服务体系。在计生服务方面,全面落实宣传咨询、药具发放、节育措施落实、健康查体、孕前优生检查等免费服务项目;在卫生服务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10大类40多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前,我市对流动人口的基本服务均等化已全面覆盖,流动人口成为了新市民。
  针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断增加,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我市在安丘试点“流动人口家庭互助会”服务模式,做好流出人口家庭服务;依托社区服务资源,开展卫生计生特色服务,最大限度普及卫生计生服务受惠面,极大方便了流动人口享受全面的卫生计生服务。
服务网络无死角
  为了更加全面有效地服务于广大群众,服务于卫生计生事业,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基层人员、信息、阵地“三个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管理的能力水平。
  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一格一员、一员多责”和“街道聘用、社区使用、县区备案、统一管理”的原则,配齐配强了社区社会管理员。同时,招聘志愿者协管员担任楼门院长,协助社会管理员开展工作,健全完善了以计生主任、管理员、协管员为主体的三级社区队伍网络,实现了社区实有人口的全覆盖。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区全员信息共享。市卫生计生委开发了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将所有社区人员的住房、就业、计生等信息相关联,实现了以房定人、看人知情、以情服务,快捷、直观地掌握全员人口信息,及时有效地做好了服务管理。
  不断加强阵地网络建设,新建、扩建县镇服务站200多处,免费为流动人口服务。镇街普遍建立了综合服务大厅,为流动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社区和流动人口密集场所设立计生服务室、药具室、悄悄话室等,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面对面的温馨服务。
综合治理新思维
  面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卫生计生部门主动调整,积极作为,自觉将计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管理的大局,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治理新机制,提升计生服务效能。
  立足服务型政府建设,我市将计生工作融入政府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将城区计生工作纳入城镇化建设和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决策。在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时,配全了计生信息员;在社区服务场所建设中设立了具有计生鲜明色彩的服务场所,并拓展其他场所的使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市积极将计生工作融入企业单位管理,全面落实企业法人负责制,由企业计生办按照主管、协管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管理,把计划生育宣传、孕期保健、生殖健康教育等与工青妇活动紧密结合,与诚信守纪等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做到计生工作与企业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实现了“双赢”。
  以市场物业管理部门为依托,强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物业管理员一岗双责,既是市场管理员,也是流动人口信息员,负责网格内流动人口的计生宣传、信息收集等工作,协助计生办将各项计生工作措施落实到每位育龄妇女。同时,积极依托商会成立流动人口协会,实行自我监督教育,有效地规范了市场流动人口的各项服务管理。目前全市已成立流动人口协会132个,会员1万多人,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率和服务管理率明显提高,为我市深化市场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