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潍坊文化产业孵化器成创新创业之家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载体
打造特色彰显品牌
杨家埠:打造民俗旅游线上的明珠
全市司法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调度会议召开
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全省公安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潍召开
2015年度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发布
昌邑青山秀水景区盛妆迎宾
奎文国税全面提升车购税管理水平
201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家埠:打造民俗旅游线上的明珠




  本报讯 (杜在健)7月3日,在接待“亚洲的眼睛看潍坊”外国记者团采访杨家埠中,大家记住了杨家埠大观园导游李娜娜,她流利的英语、甜美的笑容让游客近距离触摸到了杨家埠民俗。身临杨家埠,从导游小姐的举止谈吐到园内景点布置,再到杨家埠民俗商业街,让人咂摸出与先前不同的味道,市区提升工程在杨家埠得到了印证。
  在寒亭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大雷介绍说,活动开展伊始,他们确定了“两提升,两打造”的工作重点,重点提升杨家埠的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园区内容,重点打造杨家埠风筝年画特色商业街和“画乡寒亭”旅游品牌。
  近年来,他们立足服务精品,把功夫下在旅游园区内容提升上,对大观园景区相继投入2.2亿元,规划建成了四大景区36大景点,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景区内容向影视基地方面的延伸和拓展。央视播出的《大掌门》、《红高粱》电视连续剧,以及影视剧《火种》,都在杨家埠取景拍摄,扩大了杨家埠大观园木版年画和风筝民俗的知名度。
  在大观园内“文润阁”正门前,两尊“泥塑”门神复活,左持宝剑右抱金锤慢劲舞动,向游客动态展示木版年画——门神,这是提升景区内容的一个创新举措。在大观园,他们充分利用古建筑、故事甚至商铺等资源的挖掘,策划主题景点。羊年春节期间,他们策划举办了首届杨家埠灯会,18天时间内参观游客达到3万多人。与此同时,为充分保护民俗文化,他们对杨家埠年画卖唱艺术进行了系统发掘,整理出《清代年画唱卖范例》、《杨家埠年画唱卖辑录》等文字档案,成功申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还成立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综合性传习中心,建成寒亭区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基地。
  提升市区,提升形象,杨家埠还落实在景区的配套工程上。在杨家埠,我们看到的还有红红火火的项目建设,老潍县古街、中国农民画博物馆、风筝缘民俗文化社区都已配套就绪。同时,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他们积极打造“画乡寒亭”旅游品牌,先后实施规划建设了园内园外古店铺一条街和杨家埠风筝年画特色商业文化街,统一规范经营秩序。据统计,杨家埠已有民俗产品经营业户70多家,从业人员800多人,每年生产风筝600多万只,印制年画2300万张,成为地地道道的民俗作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