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CPI涨势温和 PPI跌幅扩大 |
——物价走势传递的信号 |
|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报告,当月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4.8%,降幅均比5月扩大。上半年,CPI同比上涨1.3%,PPI下降4.6%。 业内专家认为,上半年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温和,预计全年CPI涨幅将在2%以内,但同期工业品价格延续负增长态势,且跌幅较去年整体水平明显加深,反映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后期应给予重点关注。 从同比看,6月份CPI同比涨幅比此前一月扩大了0.2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分析,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低,以及6月食品价格尤其鲜菜和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是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6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9%,其中鲜菜和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涨幅分别为11.4%和7%,分别拉升CPI约0.32和0.2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份恢复性上涨的基础上,6月猪肉价格继续反弹,环比上涨4%,同比涨7%。业内认为,前期猪肉价格低迷,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部分养殖户减少生猪存栏,导致猪肉供应偏紧。“供应量的显著下降导致猪肉在需求淡季价格仍有强势表现。”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李慧勇说。 截至6月份,我国PPI已经连续40个月负增长,今年上半年的总体下跌幅度较去年又有所扩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6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石油加工等工业行业价格由升转降,二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价格环比下降2.1%,比上月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扩大,显示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微观主体效益较差。 对于下半年物价走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三、四季度猪肉供给端的制约仍将存在,加上逐渐进入需求旺季,预计猪肉价格将继续反弹,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推升CPI涨幅。 就工业价格,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上半年稳增长政策加码并正逐步发挥效应,房地产投资与销售有所回升,这对于未来PPI降幅收敛会起到正面的作用。 (据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