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轰鸣 |
——品读著名油画家聂轰先生和他笔下的黄河之美 |
|
□本报记者 夏德娟 中国当代油画黄河领军人物聂轰,1959年生于青岛,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任北京总政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理事、北京油画雕塑促进会常务理事兼副会长、北京油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青岛当代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油画作品入选第八、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得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金奖、银奖、优秀大奖及全军美展优秀奖,多幅作品参加拍卖,并被收藏。 聂轰以黄河题材为主线,完成了多幅黄河题材的油画作品,被业界誉为“中国当代油画黄河第一人”。1995年,油画《洒满阳光的陕北》获“中国风景油画作品展览”金奖。1999年,油画《母亲河》获“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2001年,油画《青春曲》获“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唯一奖)。2003年,油画《青春曲》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银奖。2007年赴美国纽约参加ARCADIA艺术中心举办的当代中国大师展。2008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拍摄专题片《青春嘉年华——军旅画家聂轰》并予以播放。2009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油画家聂轰油画作品》画册。2010年,油画《黄河交响曲》被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贵宾厅陈列、收藏。 初识聂轰先生的画,是在今年4月举办的首届中国潍坊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当时在齐鲁酒地国际艺术中心一楼展厅核心位置,一幅名为“黄河交响曲二稿”的油画,吸引了现场数百名观者的注意,赞叹声不绝于耳。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激情的金黄色,通过厚薄、松紧、浓淡的合理安排,营造出跌宕起伏的黄河流动的形,继而在观者眼前转化为铿锵有力的声,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黄河边,仿佛世界所有的声音都在河水的咆哮中顿时寂静下来,亦仿佛一切的生命都在这里奏响。而画面中河水撞击岩石后激起的大团白色飞沫,又是一首交响曲中的高音符,让人们听到了飞水触礁时的抑扬顿挫。那种热情奔放、沸腾的感觉冲荡在胸口…… 一幅画作竟能如此得入心,正是因为画家用它绝妙的画面语言,极富感染力地传达了我们母亲河与生俱来的坦荡、血性与激情,融透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 就在这幅画作前,笔者有幸认识了专程赶来参展的聂轰先生,笔直的身躯,浑厚的嗓音,以及他眉宇间的那道刚毅,释放出他军人的俊朗与倜傥,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画如其人。 聂轰先生说,他爱现实中的黄河,他更爱他梦中的黄河,他要画他意象中的黄河,彩虹中的黄河。每次去黄河地区采风,他都会被那迎面而来的波澜壮阔的黄河所震撼,尤其是壶口瀑布一段,其中的迷濛的雾气、浩大无法把握的空间令人震撼,特别是当阳光照射到水面上时,更加耀眼斑斓。这一切成为聂轰创作的素材。聂轰的写实创作,没有更新的创新,但有扎实的技法,有质朴的情感。每当黄色、紫色,那些泛着光泽的色彩慢慢铺满画面时,聂轰都会沉浸到黄河水流那种迷人的、淳朴的、向上的美好之中,那种在光和色泽交织间透出的河水、雾气让他陶醉,似乎又重回黄河的怀抱。他笔下具象、强烈、宽阔的主题,表达的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黄土地,这画面中温暖的黄色,有着雾气有光的半透明的水流,都已经是聂轰式的语汇了,它们深沉、开阔,淳朴而有力。 祖国的大西北是聂轰的钟爱,他觉得似乎只有那孕育在黄土地中毫不修饰的宽广与壮美才是符合自己个性的艺术源泉。尤其是壶口瀑布几十米的落差中汹涌而下时,那种强烈的震撼让聂轰久久不能平静。融入他笔下的黄河,首先是激情的。无论是《黄河恋》中自上而下跌落的黄河瀑布,还是《母亲之歌》中激流不止的黄河峡谷,都有一种狂涌、奔腾甚至焦躁不安的激烈冲撞着两岸岩石的平静。而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更让黄河从画面中翻腾起来,好像一条涌动着的血液,将勃勃生机催发于狂野之中。 他怀着旁人看来难度极大的抱负,从主流的黄河观念出发,用写实油画技法来表现这条众说纷纭的大河。应该说自古以来,关于黄河的艺术作品已经不胜枚举了,在中国几乎没有哪个自然景观受到如此之多的颂扬和争议。黄河融汇了复杂的因素,它超越了河流本身,在民族心理层面成为特殊的象征性精神建筑。在人们眼里,几乎世界上大多数河流都有温润与暴戾的双重属性,聂轰是把这两种因素混合起来,从客观景象入手,谨慎地抒情,在常规意义上的诠释里加进少许个人意见。《黄河古道》、《永远的母亲河》等可以算是他把多种因素平衡在一起的例子。这类作品既在乎形式美感,又突出了画家的黄河观。他把汹涌的河水与画面里微小的人物、动物变成对仗的修辞形式,从而一系列有趣的对比呈现出来。诸如巨大的体量与渺小的身影、喧嚣的河水与岑寂的心灵、华丽繁冗的河流与质朴无华的生命等等。甚至,哺育之类的感恩式概念、毁灭与柔弱之类忧虑性的感受都交织在一起。油画家聂轰善于把电影的蒙太奇语言引用到油画里来,从而让人与自然这个老话题有了很强的视觉张力。 在聂轰那些被他命名为《黄河雄风》、《黄河礼赞》、《黄河奔腾》、《黄河交响曲》、《黄河魂》、《母亲河》等一系列表现黄河壶口的作品里,不仅体现出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从某种意义上也间接体现了他个人的气质。他喜好壮怀激烈的戏剧性场面,喜欢在有力度的戏剧性冲突中与主流的象征意义达成一致。滔滔黄河在那些大裂谷、大断层所形成的悲壮与豪迈能激发出画家本能的兴奋。他热衷于描绘大自然显现给人的独一无二的伟岸,他喜欢被大自然激发的叹为观止的心情。 面对壶口瀑布摄魂夺魄的壮美场面,聂轰所使用的写实绘画语言只允许他冷静具体地表达,这种约束化的语言在面对让人浮想联翩的题材时,最容易受损的是这个场景珍贵的精神气质。难得的是聂轰用纯熟的手法牢牢把握住河水与河床紧张对峙的关系。浩浩荡荡的河水从无尽的远方汇集而来,好像要把河床磨穿,在无可计数的日子里,河水每一时刻都在坚固如铁的岩石上开凿出路,以柔克刚在这里被表现成悲剧般的惨烈。假如我们愿意往人生和社会意义上联想,这些作品也包含了自由意志和森严秩序之间博弈的象征化。即使我们什么都不想,面对这样的作品,也会不可避免地激起对动荡不安的肃然。在一条大河的特殊地段,聂轰从地理特征里提炼出象征意象,总结着自己的河水与河床的哲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