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卢姝言)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审时度势,积极作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多措并举推动金融产业转型升级,全市金融业资金融通功能有效发挥,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对市外金融资源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类新型金融服务平台杠杆作用成效显现,金融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据市金融办副主任欧永生介绍,我市改变财政资金“撒胡椒面”的模式,通过金融手段,撬动社会资金,实现财政资金循环运作。金控集团组建以来,基金滚动投入134亿元,撬动其他及社会资本142亿元,支持93个重点项目;组建注册资金10亿元的再担保公司,构建起31亿元的担保联盟体系,为28家企业或项目担保再担保资金20.3亿元,累计过桥担保金额7.1亿元;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累计为3.89万家企业提供担保达104.1亿元;市级中小企业风险缓释基金发展到3只,办理风险缓释业务13.47亿元。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做优做强,先后在济宁市、邹城市设立了两个省内分中心,今年以来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业务突破100笔,涉及贷款金额超过6000万元。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我市7个试点县市区已有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信用互助业务资格认定,全省最多,互助资金额2446万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更加畅通。我市民间融资机构发展到51家,吸引民间资本17.07亿元,对外投资29.25亿余元;51家小额贷款公司吸引民间资本59.3亿元,贷款余额63.8亿元。 不断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更精准,更高效,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欧永生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水平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意见》,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让企业了解更多实操性的融资手段和方法。潍坊农信打破常规,与企业同舟共济,改变“收贷—调查—再发放”的传统做法,按照“提前调查—收贷—再发放”的流程操作,客户还贷后第二天就可以贷款,突破性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等“贷”、贷款慢等问题。围绕解决企业贷款过桥难题,我市总结推广了“无缝隙”服务、续贷业务、“循环贷款”、“分期偿还”、贷款展期、借新还旧业务等模式,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融资效率,全市各银行办理展期业务193笔、59.95亿元,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52亿元。组织银行机构开展走访企业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出主意、找路子,指导企业满足贷款条件和各项要求,提高融资能力。围绕加强政银企合作,组织银行机构参加了全市“6+6”现代制造业重点项目银企合作对接会,会上23家银行与281家企业签订了授信协议,签约金额287亿元。 同时,我市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突出解决“担保圈”问题,打击民间非法融资行为,化解金融风险。 企业上市、挂牌工作步伐加快,债券融资规模稳步增长,基金聚集区建设加快推进,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据了解,今年我市已有10家企业在“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16家,居全省第3位。企业上市之后,吸引人才、吸纳资金、整合上下游的能力大大增强。我市分别与山东证监局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惠发食品、元利化工两家企业上市材料已经上报证监会,大业金属近期上报材料,帅克机械、信得科技年底前上报材料。今年以来,我市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等方式募集资金57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成功组建文化发展投资基金、平安银行城市发展基金和5000万元的上市引导基金;生态环保基金、潍坊市产业基金、中以跨国科技基金、品牌农业基金、中科农业云基金等也在加快筹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