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莹 家住潍城区北关街道清平社区的丁淑芬老人,是社区里知名的低碳环保老人,说起节水来更是头头是道。 她将家庭用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厨房用水,二是个人卫生用水,三是厕所用水,每一处用水她都有一套独创的循环利用程序。 厨房用水中,她将淘米水留做洗餐具、洗菜的头道用水;洗菜前,先清除泥巴,再去掉黄叶;洗菜时,把菜分为两类,先洗萝卜、土豆等,然后再洗叶子菜;干净的洗菜水,还要留做清洗拖把;就连晾拖把时滴下的水,也要接到盆里,留着冲厕所。卫生间是家庭用水的“大头”,丁淑芬说,淋浴的时候,一般刚开始的时候水温比较低,往往要流好几升水温度才升起来,这些水用盆接起来留做洗衣、打扫清洁用。另外在淋浴时,脚下放个大盆,将洗澡水接起来,干净水留做洗衣服,脏水洗拖把、冲厕所;而且在洗衣服时,洗衣粉的量要放得刚够用就行,既可少用水,还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值得称道的是,丁淑芬老人家的节水不以牺牲环境卫生为代价,记者看到,他们家陈设十分整洁。 有人说,丁淑芬这样节约,是一种过时的观念,不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哪能像老人那样将水倒来倒去地用。还有一些群众提出,其实他们早已注意到节水问题,但也不免会担心自己的节水行为被别人嘲笑为吝啬、舍不得花钱。对此,丁淑芬不以为然,她介绍他们老两口都有退休工资,家庭收入还不错,日常消费水平也并不比别人差,自己节水并非单纯为了省钱,只是她觉得,水作为一种重要资源,一定要珍惜着用。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水了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