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仪宁:残疾人心目中的“仆人”
居民自编“三句半”唱响文明新风尚
暑期乐享科技文化大餐
“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创新“智慧大虞”
青州王坟镇:有机农业走俏市场
2015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仪宁:残疾人心目中的“仆人”



  为了实现“让残疾人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她克服听力上的障碍四处奔走;为了帮助残疾人过上好日子,她自掏腰包帮扶;为了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她放弃了休息日……多年的助残行动,让她成了残疾人心中无私奉献的“仆人”。她就是潍坊好人、市残联公益岗位工作人员仪宁。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仪宁患有听力残疾,残疾人的不便让她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她深深知道: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最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2003年,她被招聘为潍坊市残联临时工作人员,她找到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广阔平台。
  2011年,双胞胎脑瘫患儿——韩承志、韩承均,一出生就命运多舛。妈妈代秀萍为照顾俩孩子辞去了工作,只靠爸爸打工勉强维持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和康复费用。为给孩子治病,夫妻俩把房子卖了,租住到亲戚家里,妈妈晚上还熬夜做十字绣,却苦于没有销路。仪宁得知后,积极与多方联系,成功地将十字绣进行了爱心拍卖。
  15岁的沈玉坤身世坎坷。2013年,父亲因脑出血去世,母亲多年患重度风湿关节炎,手脚严重变形,失去劳动能力。仪宁联系媒体呼吁爱心人士捐钱捐物,帮助母子俩渡过难关。后来,沈玉坤顺利进入潍坊职业学院数控专业学习。
  残疾人的冷暖悲欢,牵动的是她心底最敏感的神经。每个周末,她形成了固定的日程安排,周六半天走访残疾人家庭,周日半天参与助残志愿者服务。盲人朋友开店要帮着去查看店面;有的盲人出行不便需要帮着解决申请盲杖;有的因病残疾长年在家,寂寞冷清希望结交朋友……
志愿服务 奉献爱心
  仪宁干的是政府公益性岗位,工资不多。自参加工作起,她每月都要拿出一部分钱来捐给更需要的贫困残疾人。曾经帮助了多少人,捐了多少款,她自己也记不清。
  2011年开始,她先后加入了潍坊义工、阳光义工、鸢都义工等志愿服务组织。
  2012年4月,她第一次组织了残疾人“爱心春游”活动,先后到寒亭杨家埠、市博物馆、湿地公园等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克服听力上的障碍,四处奔走,积极协调各方事务。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联系到了15辆爱心私家车,解决了交通出行问题;市福彩中心对活动进行了赞助,解决了景点门票和大伙吃饭的费用。
  2013年4月,她组织了残疾人免费游金宝乐园活动;2014年,她联系一家旅行社带领二百多位残疾人到招远淘金小镇、淄博古商城、青州花博会等地方;2014年9月,组织了“世界有你更美好”的残疾人聚会;2014年11月,联合临朐县爱心义工联合会组织走访帮助了2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2015年1月,举办了残友跨年联谊会;3月,组织了残疾人黄岛一日游活动;4月,组织了30余名残疾人免费游青州等活动。
  在她的努力和坚持下,这些原来足不出户的残疾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扶残助残 无悔今生
  为让更多人加入助残扶残队伍中来,2014年9月,助残公益性服务组织——“惟爱公益助残服务中心”终于成立了。目前中心已经发展了二百多位残疾人和一百多位志愿者。她带领大家定期开展残疾人相亲联谊、聚会交友,心理康复,学习培训,定期走访残疾人家庭等活动。将符合条件需要服务的残疾人列为长期关爱对象,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向社会传递残疾人呼声的同时,宣传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及时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温暖送到残疾人心里。
  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最大梦想,是帮助残友们能走出家门,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里来,活出真实的自己,创造生命价值。”
          记者刘名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