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我市与山东艺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烟台市人大常委会调研考察组来潍
高新区发放首批发明专利资助145万
全市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举行
市纪委通报6起“为官不为”典型问题
寒亭切实做好参展企业服务工作
高密全力洽谈引进优质项目
“日韩元素”深入潍坊百姓生活
扮靓场馆 喜迎盛会
筑牢城市供水安全“生命线”
2015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城市供水安全“生命线”
——我市科学抗旱供水建设节水型社会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赵欣波
  大旱当前,市民对水的关注空前高涨。 “供水能否保证?”“水质是否过关?”“面对水源的缺乏,自来水会不会涨价?”……
  民之所想、政之所望。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成为潍坊的头等大事。从科学调度水源,到完善制水工艺,从强化水质监测,到制定阶梯水价,今年以来,我市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旱供水保卫战,全力“保水量、保水质、保水价”,筑牢城市供水安全“生命线”。
 保水量:
科学调度水源

  双王城水库向潍坊市城区供水?若在几年前,恐怕没有人会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双王城水库位于寿光市西北部,原本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水库,却因为在2013年长江水的注入,成为了“南水北调”东线胶东干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成为了保障城区供水的重要水源地。
  城市不可一日无水。面对本地水源不足,我市通过“引黄入峡”“引黄入白”等调水设施建设,成功从胶东调水渠道调引黄河水、长江水,有效保障了城区供水。据市水利部门介绍,由于近期引黄济青工程改扩建,暂停供水,我市又切换水源,自8月31日起使用双王城水库蓄水。调引完毕后,峡山、白浪河水库供水区改用地下水和峡山水库水,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再改用黄河水。
  无论是黄河水的“驰援”,还是四河串联工程的“应急”,还是双王城水库向城区供水,像这样根据旱情、水情的变化,随机切换水源的情况,已经成为我市抗旱以来的常态。旱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市领导分赴一线指导抗旱。市政府印发《大型水库供水保障方案》《城市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方案》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抗旱Ⅲ级和Ⅱ级应急响应,制定了《峡山、白浪河水库供水区应急水源调度方案》,对全市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合理配置。各县市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和应急响应要求,全力组织抗旱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投入抗旱,形成了抗旱工作的合力,有效保障了供水安全。
  引水是前提,调度是保障。我市中心城区现为东西双向供水格局,西线白浪河水厂与东线高新水厂同时运行,地下供水管网是环形互联互通的,实现了水量、水压双向互补,对于保障城区足量稳压供水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西线白浪河水厂实际取水保持在6万吨/日,东线实际日供水11万吨左右,中心城区日用水量保持在16万吨至17万吨,基本能够保持供需平衡。
 保水质:
严格监测标准

  “家里的自来水有股土味、霉味。”“土腥味太重了,根本就没法喝。”……今年6月底,市政服务热线12319陆续接到市民的电话问询。联想到当前的旱情,老百姓不禁怀疑,难道水质出现了问题?
  针对许多市民反映城区供水出现异味,我市有关部门迅速进行了详细的检验检测。     
  

    “经多部门科学检测,城区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异味是由于水源地水量减少、夏季高温天气藻类繁殖加剧造成的。”权威及时的解释,让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尽管水质是合格的,但异味还是让口感大打折扣。为了尽快消除自来水内的异味,6月30日,我市启动水质检测应急预案,集中力量对水源水质等进行了密集检测。各自来水厂更是进一步优化调整净水工艺,提高出厂水质,确保出厂水100%达标。尤其是市自来水公司紧急启动的气浮池、活性炭等应急处理工艺,极大地提高了净水能力。
  “水质不达标,坚决不能流入市民家中。”市市政局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各供水企业每日提报工艺运行情况,水质监测单位每日现场督察。一系列应急措施采取之后,自来水异味很快得到消除。
  在市公用事业产品服务质量监测中心,一台台先进的检测仪器正在运转,从6月份开始,这里的检测频率和取样数量大大增加了。负责人田立军告诉记者,国家设定的年检106项水质指标,我市从2009年起就全部达标,比国家要求提前3年实施这一检测。而今年,监测的力度和频率,以及数据上报的速度,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更好地消除水质异味,7月12日,市市政局邀请国内知名水质专家对我市供水水源及水处理工艺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分析,并提出了论证意见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城区供水水质打下良好基础。
 保水价:
完善阶梯水价

  大旱之年,水价的调整,时刻牵动市民的心。
  水价是调节节约用水的重要杠杆。旱灾面前,既要调动各方面的节水积极性,又要保证大多数居民生活用水不受影响,这成为我市水价制度的调整方向。
  近日,新的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正式出炉。新的阶梯水价规定,执行一户一表的用户,第一、二、三级基本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1.80元、2.70元和5.40元。综合水价分别为每立方米3.25元、4.15元和6.85元。阶梯水价只适用于基本水价,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不实行阶梯价格。另外,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家庭用户的基本水价在居民第一阶梯价格的基础上,每立方米提高0.15元,即1.95元。对“低保户”家庭水费按第一阶梯水价执行。
  阶梯水价是否意味着变相涨价呢?市物价局价格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的阶梯水价对95%的普通居民用水户影响不大。一、二、三级阶梯用水量标准为每月10.4立方米以内的;10.5立方米至17.2立方米之间的;超过17.2立方米的。而根据统计,潍坊城区近3年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上限约为5.47立方米,覆盖95%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上限约为8.72立方米,均低于第一阶梯居民用水量标准。因此,实行阶梯水价对广大市民影响较小。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说,阶梯水价在我市已经推行多年。早在2006年,我市就公布了阶梯水价实施方案,但是由于“一户一表”用户覆盖率不高,阶梯水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而新调整后的阶梯水价,将在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