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静恬淡 禅意空灵 |
——品读张天潇和他的工笔山水画 |
|
中国画是一种“宁静而致远”的艺术,它特别需要良好的内功、平静的心态、多年的积累,方可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传统山水画尤甚。 张天潇是个心很静、很简单、很纯粹的人。从他的画作中你能感觉得到,他内心对于艺术的那份由衷地敬畏。他说:“画工笔,不是时间的堆积。作画时,心境至关重要,只有在灵感和激情都具备的时候我才动笔画。画得投入时,自己会进入一种不自觉的情境中,会忘记身边的一切。那时候的我不是在用笔作画,是手中的画笔飞快地追逐着稍纵即逝的灵感。”从当初最基础的“十八描”开始,二十余年间,张天潇运笔不辍,其间他借鉴了很多大家的经验,如陈少梅、龚贤、赵孟頫等。因此,在他的画中多有大家的影子,但细看又不相同,里面包含着他独有的艺术个性。他的画走线顺畅,用色大胆,艳中有雅,画中透射出一股古朴之风和清新之气。 2011年在北京现代工笔画院进修期间,突如其来的脑梗塞,几乎把当时踌躇满志的他打入了地狱。病魔让他那曾经灵动的右臂失去了作画的能力,壮士断腕之痛!生命有时如琴弦般脆弱,有时又是那么顽强。这段经历,让他整个人如同经历了淬火一般的锻造,让他悟透了许多人生道理。他决然地开始用左手画画因祸得福,他奇迹般地拥有了一种超脱的心境,令他的山水画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佳作频出,令业界刮目。 在他此后的山水画作中,不论是笔墨上的技法语言、还是在题跋中,似乎都融入了自己的心境,把自己参透古人禅机的体会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在笔墨形式或心绪意境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扎实的传统功力得以绽放。他画笔下山川的氤氲气象,意境的苍莽新奇,为当代中国传统山水画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国画讲究用线条,这根线条,有初画的水平,有画了几十年的水平,也有大师的水平,其中的学问很深。笔墨和人的修养、性情、气质是有关系的,这一笔里面就能体现你的修养、性情、气质。张天潇笔墨中展现出的那份虚静恬淡、禅意空灵,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从容淡定的超脱心境。 这两年,书画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当代书画市场一片萧条。但张天潇的作品却逆市而上,受到众多藏家的关注和青睐。带着一份执着的定力、笔墨训练和淡然的心境,张天潇践行着他传统山水画创作征途上寂寞的行者角色。金子就是金子。我们相信,张天潇的艺术之路会繁花似锦、阳光灿烂。 记者夏德娟
张天潇 张天潇,字树弘,号明诚居士,山东诸城人,职业画家。自幼喜画,读画成瘾。1988年入伍,并有幸结缘花鸟画大师王雪涛首席大弟子郭笃民先生,为其入室弟子。 初学传统人物画,画风尤受徐燕荪、吴光宇、陈老莲的影响,落墨洁净,设色明艳清雅。初学山水师法陈少梅,从明清诸家上溯宋元诸家,尤受赵孟頫与元代文人画的影响,喜欢选择独善其身和隐居山林题材,作品突出揭示其山水画中蕴含的清远意境和隐逸情怀。 2005年入北京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导师南海岩,学习传统笔墨的现代转换。先后师从王明明、王文芳、石齐等名家习画。 200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导师为著名工笔人物画家李永文。并师从颜宝臻、杨沛璋、喻建十、王慧智、贾广健等教授。 2010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现代工笔画大赛创作班,现代工笔画院高研班。师从蒋彩萍、王天胜、苏百钧、李魁正等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