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品质职校”构建升学就业“立交桥” |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加快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纪实 |
|
□本报记者 付生 徐永喜 通讯员 杨静 隋许杰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正式运行两年多来,以打造品质职校为目标,立足寿光区域优势、突出改革创新特色、定位人才强市战略,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培养方法,坚持文化与技能并重,层次教学、分类培养,构建起升学与就业的“立交桥”,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选择,拓宽了学生成长空间,深受各界好评。 按需设置专业 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一头牵着学校,一头连着企业,“品质”的保障首先是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的办学理念,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立足企业发展需求,结合寿光八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将原来三校的37个专业整合为22个专业,并新增养老护理、电子商务、物联网、形象设计4个新兴产业专业。同时,学校坚持从实战出发,邀请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对各专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情境和内容,综合编制了4个人才培养方案、79个课程标准,18门校本教材,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的教学体系。 为全面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以及联想集团培训理念,提出并全力推行了“四六三职场导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虚拟职场”,突出职场活动、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等各因素作用,对各专业相应职场环境进行模拟;通过职业素养课、理论课、技能课、社团课四门必修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即可对真实工作场景模拟操作,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张口能说、坐下能写、到岗能干”的有素质、有文化、有技能的职场精英。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每位学生会拿到三份文件:工作页、任务书、评价表。工作页相当于职场的工作流程表,任务书相当于工作任务清单,评价表相当于工作质量检测表。教学过程采取企业实景岗位生产性操作教学,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从教学中贴近职场需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整地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思考总结,更重要的是将企业中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与职业教育课堂对接与行业发展同步。通过该模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即可具备1-2年专业工作经验。 加强校企合作 保障教学内容接地气 职业教育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教学实习环节下工夫,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及时转化为生产技能。 学校通过招商引资、入股合作等方式,引企入校,引资入校,依托专业办产业,先后成立了寿光宇丰农业开发公司、宇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宇泰机械加工制造有限公司、宇飞洗化有限公司和汽车维修美容服务公司,组建了山东省宏宇实业集团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的办学局面,初步形成了以校办企业为主、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局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实施了以“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总时数的60%以上。目前,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五个“一体化”的办学特色:即实习教室与车间一体化,学生与员工一体化,教师与师傅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作业与产品一体化。 同时,学校还积极与有实力和档次的国内外公司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学校与联想集团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双方共投资456万元,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原则,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3C服务中心,成立“联想班”,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教学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建立“教学+实训+实习”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并用真实的联想服务中心录用标准考核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工程专业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德国汽车机电服务技师”、“汽车技术服务营销师”等德国汽车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建立中德诺浩班,实现两校三方(德国F+U萨克森职业学校、中德诺浩、职教中心学校)战略合作,教师可到德国培训,使用德国教材及模式,颁发德国IHK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可到德国或德企就业,或者在宝马、奔驰等国际汽车品牌4S店就业;数控专业与德马吉森精机机床贸易有限公司及德马吉森精机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将引进DMGMS教材和专业教师及实训设备,每年选派3名以上专业教师和20名优秀学生直接赴DMGMS进行培训学习,推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升学就业分类培养 保障教学改革不走形式 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培养方法,实施层次教学、分类培养。对于有升学深造愿望的学生,学校单独编班,重点进行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圆他们的“大学梦”;对选择就业的学生,则加强专业技能,突出专业技能培养,保证他们实现顺利就业,构建起了升学与就业的“立交桥”,从而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拓宽了学生的成长空间,增强了办学的吸引力。 以“3+4”分段培养为平台,创新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施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2013年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为首批“3+4”试点学校,承担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专业的试点工作。为保证3+4衔接班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3+4试点管理小组,组建研究团队,与行业企业单位及对应本科院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专职教师,建立工作档案,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将校内考核和第三方考核结合,校内考核实行“理论+技能”月段考试制度,确保3+4试点工作取得新成效。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社素质培养及就业指导与安置。学校把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切入点,从学生入校就明确“我是谁?去那里?怎么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主动探索未来工作世界、培养职业意识,确定发展方向,引领学生健康发展。他们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三能三有”人才,即张口能说、坐下能写、上岗能干的“三能”学生,“有文化基础、有技能水平、有职业素养的“三有”人才。他们还坚持“优秀是训练出来”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品德良好,学有专长,技能过硬,创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深造有路径,就业质量有保障是学校的承诺。学校严把出口关,对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学校从品德行为、学业成绩、职场体验三个方面对学生全面考核,每年将有约2%的学生被淘汰或确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的学生发结业证,留校进修一年或半年经综合考核合格后再发毕业证。 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共获得9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和7个三等奖;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17个一等奖、19个二等奖和6个三等奖,获奖数量和等次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四大专业八个赛项代表山东省参赛,又喜获4金3银1铜,奖牌数量再创新高,所有参赛学生均获本科院校免试技能资格;对口高考成绩优异,连续15年列潍坊市第一名。 转换教学思维 保证教学改革源动力 为保证教学改革顺利推行,学校不断吸收先进办学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截至目前,外派教师580余人次到北京、上海、齐齐哈尔、台湾等地和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知名院校,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经验,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结合国家示范校建设要求,组织全体教师深入企业车间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掌握实践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 为引进优质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先进教育理念,学校在校内先后组织了中层干部联想执行力培训、班主任训练营、致慧领袖训练营等多项培训;聘请全国著名职教专家等人为全体教职工作报告;并邀请了香港联成国际教育集团专家王开元到校举办“学校西点执行力”专题讲座。另外,学校积极抓好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多角度全方位落实科研兴校和名师兴校工程,突出抓好青年教师培养,全面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优质课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及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学校要求教师人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教学工作当作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倡导“把培训当成最好的福利,把成长当成最大的关怀,把读书当成最美的享受。” 在累累硕果面前,全校师生并不满足现状,他们决心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推力下,以抓铁留印、踏石留痕的新境界,朝着预定的目标奋力向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校建成科学管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民族品牌中等职业学校,努力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