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发展基础 ◆凝聚发展力量 |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亮点纷呈 |
|
|
本报讯 (记者贺德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十二五”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任务,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和管党治党责任,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力提升农村新型社区服务能力。围绕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把做实农村新型社区作为转变镇街党委工作方式的重要载体,全市规划建设的938个农村新型社区,全部建立党组织。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社区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全部配备“一厅两室”,5189名镇街干部沉到社区工作服务,近百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落实社区干部包村、社村集中议事、村事民决社区监管等制度,加强对村级的指导和监管。 着力创新村级治理机制。适应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着力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经济和社会服务组织等协调发展的村级组织体系。总结推广寿光市东斟灌村民主管理和安丘市村级事务“阳光议事日”等做法,建立健全规范村级班子运行、矛盾纠纷化解等八项制度,着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治理机制。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实行村“两委”成员轮值服务,每个任期内组织对村“两委”主职干部进行一次经济责任审计。 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下发《关于解决镇街干部力量薄弱问题的意见》,每年为镇街考录400名左右公务员,每年选聘(调)120名大学生村官,分期分批从市县部门选派科级干部到镇街和村挂职任职;落实乡镇设置科级非领导职务、增加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贴、对驻社区干部发放生活补助等政策,提高乡镇干部待遇。探索面向社会考选、县乡机关干部选派、机关离岗退休干部回村、优秀大学生“村官”选拔、强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等模式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足额落实村干部补贴报酬,加大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今年村均达到7.3万元;实行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和践诺奖惩制,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定期述职和评议考核,激励干事创业。 统筹推进农村党员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制定发展党员计划时,注重向农村适当倾斜,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通过集中轮训、远程教育、外出学习等形式,着力提升党性觉悟和能力素养。坚持和完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党员“中心户”等制度,建立激励党员发挥作用的考核奖惩机制。盘活农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各类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现代种养技术、农产品营销、就业技能等项目培训,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自主创业。加强高端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修订完善乡村之星选拔制度,在创业培训、项目扶持、信贷发放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