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城镇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同心同德造就美丽乡村
图片
打造社区养老暖心品牌
便民服务引领社区党组织建设
安全生产大检查快整治
“四建”互补互联实现党建全覆盖
我市启动“社区潍文化、潍电影”系列活动
昌邑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打好“绿色牌” 走出“生态路”
2016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同德造就美丽乡村
——经济区北城街道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纪实



  □本报记者 马林峰 刘 超
  通讯员 李冰鑫    

  道路畅通、文明洁净的新农村生机焕发,一幅幅“环境整洁、道德纯洁、舆论健康、村风淳朴”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这是长松社区东庄家村的新貌。
  今年以来,经济区北城街道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横到边、纵到沿,无死角、无盲区,取得了显著成效,街道上下形成了“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浓厚氛围,美丽行动使泥泞难行、脏乱差臭的村庄旧貌一去不返。
“这个事儿,俺们不想干”
  长松社区东庄家村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因疏于管理,村居环境卫生较差。该村新两委班子上任之后,决心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首要任务,还村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然而事情却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许多村民对村里的决定并不买账,认为是“瞎倒腾”,也有的说“先去让村干部弄去,他们弄好了我们就弄”。面对群众的不支持、不理解,支部书记王锋国说:“这个事儿本来也该咱带头干,既然大家伙儿提出来了,咱就带个好头看看!”村两委连夜召开了班子会,要求“两委”干部必须先从自家“下手”;第二天又接连召开了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将环境卫生整治的方案、要求、意义传达到户。会后,支部委员张华生率先把自家门前妨碍交通的树给砍了,支部书记王锋国动员哥哥拆除了私自搭建的一间车库,很多党员和村民代表也紧随其后,主动清理“三大堆”、小菜园……慢慢地,村民们也都信服了。
“这个事儿行,俺们干”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让村民们不再犹疑观望,看着别人家干净整洁的房前屋后,大家纷纷开了窍、动了心,开始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东庄家村民徐兆瑞在自家的门前开出了一块小菜园,而今年,还没等村委找上门,他自己就把菜园子铲平了,就连快要长好的白菜都“毫不留情”地拔了,每逢提起这事儿,他总有点自豪地说:“咱没给村里添麻烦!”为了动员外来人口也参与到这场“全民运动”中来,东庄家村“两委”不分昼夜逐门逐户走访宣传、问寒问暖。彝族小伙乌蒙木嘎说,“以前觉得自己就是来打工的,这里不是家。他们(村干部)常来和我们拉家常,就跟亲戚一样,我们愿意和他们一起,把自己的家打扫得漂漂亮亮的。”
“这个事儿,俺们得好好干”
  在这次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中,东庄家村许多村民都是无偿出工出力,有的村民还将三轮车、推土机免费提供给村里使用,每次村里提出给付报酬的事,他们都婉言谢绝。“街坊邻居让我来当村民代表,可不是指望我光动嘴皮子的,凡事咱都得带个好头”,村民代表王龙国认真地说,“干点活儿应该,钱咱可不能要……”在为期11天的集中整治活动中,东庄家村全体村民不分男女老幼,集体上阵,共出动人力270余人次,动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49台次,清扫村庄道路20余条,外运垃圾、土石400多立方米,延伸铺设石子道路5000多米……东庄家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彻底改观。
  如今走进东庄家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绚丽多姿的新农村画卷:整洁的道路,挺立的路灯,多彩的墙面,宽敞的文化广场……昔日道路坑洼不平的村庄,如今已是优美洁净的“花园”。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东庄家村“两委”在这次美丽乡村行动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村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切实实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