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潘来奎 从刚出大学校门的懵懂女孩,到初涉商场的创客,最后成长为成绩斐然的女强人。刘玲,仅用八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完美蜕变。“在人生最低谷、最艰难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弃梦想,因为有梦想就有希望!”回眸往事,刘玲依然不改初衷。 2007年,大学毕业的刘玲进入市区一家企业做会计,坐办公室拿高薪,成为不少人羡慕的白领。但是天生不安分的刘玲却不这么想。一个偶然机会她发现,电采暖系统既环保又节能,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于是毅然辞职开始创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提高产品认知度,刘玲采取地毯轰炸的方式,挨家挨户上门推销,没少挨人家白眼。虽然事隔多年,但是刘玲对第一个客户仍然记忆犹新。“那个客户住在海化安顺小区,从九月份一直看到十一月份才定下。去安装的那天是十一月二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刘玲说,客户家房子有一百平方米,需要三十多块电热板。每块电热板高两米、宽八十五公分,重二十多斤,在刘玲看来都是“庞然大物”。为了减少开支,刘玲花二十元钱雇了一个三轮车,连人带货运到客户家。自己一块块地搬运安装,整整干了一天,来不及喝水吃饭。完工的那一刻,虽然累得迈不动脚步,但是刘玲的心里却充溢着满足。经过不懈的努力,刘玲的业务不断扩大,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本土地方企业成长为行业内知名的电采暖施工企业。2013年,她被推选参加第五届全市青年创业大赛,最终一路过关斩将摘得一等奖。 刘玲自己取得成功后,没有忘记那些还在奋斗的青年朋友。如今,她的公司不仅招聘了十几个年轻人,每年还有五六十名大学毕业生在此实习。对于业绩突出的员工,刘玲不仅奖励房子车子,还拿出部分公司股份,让他们真正有归属感。“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兄弟姐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刘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