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阅读微信应谨防病态
记录潍坊 见证历史
全民阅读让书香溢满潍坊
我市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成果丰硕
2016指导性年度汉字公布“敛”字上榜
2016年0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录潍坊 见证历史
千余种报纸在潍集中展出
  市民在参观展览。



  □本报记者 刘名顺文/图
  1月16日,由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潍坊市图书馆、鸢都收藏沙龙、潍坊市集报协会(筹)承办的“行走潍坊”——潍坊市地方报纸收藏精品展在市图书馆开幕。本次展出潍坊报纸十几个专题1000余种,展品由我市著名收藏家刘广顺、管延洲、王占勇等人提供。展览共分为三大版块,即潍坊地方报纸系列;我国“早期报”、“重大事件报”和“潍坊报”、“昌邑地方报”等,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展示了潍坊地区的报纸出版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精品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刘广顺从10382期《潍坊日报》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百余期精品报,主要包括四期试刊、1984年7月1日创刊号、专刊、特刊及重大事件报等。
再现《潍坊日报》31年光辉历程
  在本次展览中,潍坊地方报专题的展品主要来自我市著名收藏家刘广顺。他收藏报纸已有20余年,各类报纸藏品达5000余份。此次展览中,刘广顺展出自己珍藏的约500种潍坊地方报纸。从1948年潍坊特别市创办的《新潍坊报》以及上世纪50年代的《昌潍大众》试刊号、《潍坊市报》创刊号等,再到《潍坊日报》、《潍坊晚报》以及各种特刊、专刊、周刊、地方版,全面地反映了我市报纸发展体系。
  在《潍坊日报》展览区,自1984年7月1日创刊时期的铅印报,到现代化的激光照排、轮转胶印报,一万多期报纸凝聚了几代报人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付出;展现了《潍坊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始终坚守潍坊的舆论高地,不断成为深受领导好评、读者欢迎、市场认可的权威党报的光辉历程……
  最让人激动的是,记者一眼看到了四期的《潍坊日报》试刊,第一期时间是1984年6月4日,舒同体的大红报头,头条标题《解放思想 开拓前进 全面开创潍坊工作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套红,全版详细地介绍了会议内容与选举结果,版面大方庄重美观,令人振奋。
  1984年7月1日的《潍坊日报》创刊号摆放在最显眼位置,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但是报头上“潍坊日报”四个字依然鲜艳如初,重读《中共潍坊市委关于办好〈潍坊日报〉的决定》和本报编辑部“致读者”——《我们的心愿》,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收藏这份创刊号费了不少心血。”刘广顺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搜集到《潍坊日报》创刊号,有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骑自行车去废品收购站,见了报纸就蹲下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一份《潍坊日报》合订本,里面正好有他苦苦找寻的创刊号,当他要想买下这份合订本时,收购站的老板却要他买下整堆的废旧书报。爱报心切的他只好狠下心,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下了这堆“废品”。
  行走在《潍坊日报》展览长廊,仿佛进入时空隧道,三十多年来潍坊的发展变化一览无余。一张张《潍坊日报》,一行行清晰文字,记录了潍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辉煌成就和重大社会变革,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点点滴滴,凝聚了潍坊历史,饱含着几代报人的心血。
各类珍稀报刊纷纷亮相
  精品展上,可谓珍品不断,让人目不暇接。前来参观的人们,无不被这些泛黄的“古董”折服。除了潍坊本地报外,中国报业史上的珍稀报刊也纷纷亮相:1873年5月3日的《申报》、1884年的《字林沪报》、1910年的《醒华日报》、1937年8月8日的《救亡日报》和1948年6月15日的《人民日报》创刊号……这些宝贝凝聚了我市著名收藏家管延洲多年的心血。
  管延洲出生于1969年,来自诸城的他从1988年就开始集报。  1991年,考入山东师大教育系后,他的集报数量已突破5000种大关。1998年,管延洲下海后开始经营报刊图书,这使他的集报爱好更上一层楼。截至目前,他已经收藏了全球两万多种、近百万份报纸。在他的一间20平方米的地下室报库里,所藏书报刊从地面顶到屋顶直至门口,此外他还专门租了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存放报纸。在管延洲180平方米的阁楼上,建有个人藏报馆,并定制了报橱专门存放报纸。在他的收藏中,民国时期和解放区报纸有上百种,杂志创刊号2000种。
  谈起收藏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号的经过时,他显得有些激动:在2013年的全国集报理事会上,一位来自成都的藏友要转让这份《人民日报》,当时管延洲带的钱不够,他直接拉着这位藏友到ATM机上取款,生怕这份报纸被别人抢了去。
  “这份报纸是无价之宝,多少钱也不卖。”当记者问起这份报纸的价格时,管延洲说。
农民痴迷集报广交友
  在“昌邑地方报”展区,既有《昌邑市报》创刊号,又有《潍坊日报·今日昌邑》的创刊号,收藏者王占勇正在忙着向参观群众介绍他收集的昌邑地方报纸。
  王占勇可是出名的农民集报迷。他从1989年开始收藏报纸,目前已收藏国内外各时期报纸共计37类,9000多种,累计8万多份。在他简陋的农家小屋里,40多个装满报纸的大纸箱靠墙摆放,一直摞到屋顶。
  今年49岁的王占勇,18岁参军,在五年的部队生涯里,他一直从事文字工作。1986年开始剪报。后来,酷爱写作的他被各类报纸新颖的版面、内容吸引,便开始迷上了集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早在1994年王占勇就组织成立了昌邑集报协会,主编《集报导报》。由于每期投入都要在一千元以上,在出版了七期之后,他无奈地结束了自己的办报生涯。
  为了集报,王占勇花光了所有积蓄,老家的三间房子也“让给了报纸”。为了丰富报纸种类,他每年都要花三五千元向邮局订购。近30年来,王占勇花在报纸上的钱达十几万元。
  “广集古今天下报,诚交东西南北友”,这是王占勇的集报原则,如今,他已广交全国各地报友650人,先后与200多家报社取得了联系。并自办了两次大型个人报展。
  “报纸是散装的百科全书,其承载的文化内容和历史内涵都是不言而喻的。在当前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我觉得收藏报纸的意义更大了。”王占勇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