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寒潮结束全国大部地区逐渐回暖
春运节前高峰期铁路将再加开110列旅客列车
国资委:央企负责人绩效年薪应与业绩、效益相匹配
江浙沪将对51国人员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
马来西亚证实在泰国发现的残骸不属于马航
暴跌6% 沪指创13个月来新低
地方两会热议“全面二孩”配套政策
俄经济2015年萎缩3.7%
欧洲反恐中心正式启动
叙利亚和谈推迟至本月29日
2016年0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两会热议“全面二孩”配套政策



  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地方政策如何配套成为关注焦点。在近期陆续举行的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建议,要通过降低生育负担、完善公共服务等手段,让父母们“敢生能养”。
家庭生育负担: 政府社会合理分摊成本
  “养大一个孩子在上海大概需要200万元,37%的家庭因经济原因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近期举行的上海两会上,台盟上海市委的一份提案指出。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当“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更多的反应是“不敢生,生不起”。
  怎样降低目前相对较高的生育成本?北京、上海等地的两会上,均有代表委员提到针对二孩的补贴、奖励机制,包括增加生育津贴、延长产假等。“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让家庭养育成本部分外部化、社会化。”台盟上海市委称。
  部分地区已着手调整产假制度。如广西表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女方增加产假50日,男方同时享受25日护理假。上海市妇联建议,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上海都应将产假延长30天,并将晚育陪护假改为配偶陪护假,时间延长至15天。
  家庭的生育负担如果降下来,成本如何分摊?台盟上海市委认为,因为生育数量和生育假期增加的资金,统一由生育保险金支付,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同时,激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金。
  长远来看,我国在个税改革中,需要引入综合征收制度。考虑纳税人的赡养人口情况,允许在个税中扣除一定数额的生计费用,降低因生二孩增加的家庭负担。
公共托育资源: 幼儿园同步配套托儿所
  “生起来容易,关键是怎么育?”上海市人大代表杨燕快人快语。一项调研显示,当前67.5%的0至3岁儿童家长都有入托的需求。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未来家庭对公共托育的需求只增不减。
  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展前瞻性布局。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付志峰表示,北京今后将通过新建幼儿园、调整公办幼儿园学费等,全力应对“全面二孩”后的学前教育缺口问题。
  杨燕建议,政府在新建配套幼儿园的时候,同步配套托儿所。协调社区内的幼儿园、公办早教中心,举办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的托幼服务。还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托幼服务,满足家庭不同层次的需要。
儿科医生问题: 三级医院应该恢复儿科
  “儿科医院人满为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在近期上海市人大浦东代表团的审议中,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代表的发言引来热议。
  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解释说:“以前计划生育,一家生一个,所以医学院把儿科系都取消了,儿科医生来源就少了。此外,儿科医生收入低,导致许多人都转行了。”
  根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前我国平均每1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的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不能因儿科不赚钱就关儿科,也不能降低儿科医生收入。”上海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认为,三级医院应强制布局儿科。“以前评三级医院有一个规定,必须10%的床位是儿科才有资格评。现在很多医院拿到三级牌照后,就把儿科关了。”他建议,儿科也要纳入全科医生培养内容。
  (据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