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201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潍城区积极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教育重点工程取得了有效进展。各类项目建设统筹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宣传成绩显著。不断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凝神聚力,拼搏进取,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亮点一: 顺利通过均衡区“国检”,全区教育再次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2012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4.54亿元,新建、扩建了于河实验中学、潍州外国语学校、北关中心小学等17处中小学校,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加固校舍面积近6万平方米。新建15个规范化塑胶场地,全区操场塑胶化学校达到24个,其中城区学校场地塑胶化比例达到100%,农村学校排球场地全部塑胶化;完成了17所农村学校的旱厕改造,对部分学校的校容校貌及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提升,添置了微机、图书、体卫艺器材、实验器材等,实现了光纤校校通,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均达到了国定标准。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按照“退补相当”的原则,补充引进新教师,近年来共招考引进新教师200余名,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注重加强名师队伍建设,组建名师工作室,每年开展潍州名师、潍州名校长、潍州名校等评选活动,形成了青年新秀、学校名师、最美教师、潍州名师等教师成长的梯次结构。三是提升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全区教育系统连续开展主题年活动,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水平提升。2012年,开展了“工作提升年”活动,机关工作作风、教育行风、师德师风得到了有效提升;2013年,开展了“品牌提升年”活动,突出抓了学风、教风、校风,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2014年,开展了“质量提升年”活动,大力提升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效益、教育惠民、安全保障等重点工作水平;2015年,开展“课堂提升年”活动,继续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强力推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再次提升。2015年11月,该区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验收。 亮点二: 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师资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一是建立新教师招考引进长效机制。2015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考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50名(其中幼儿教师8名,农村教师15名),引进市级以上教学能手称号的优秀教师7名,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二是继续深化校长职级制。建立了校长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对学校班子成员进行续聘调整,对43名校长(园长)进行了职级认定,全力打造作风优良的校长队伍。三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改革试点、教师队伍“区管校聘”改革试点,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成立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实施教师自主聘任、交流轮岗机制,积极引导城区教师服务农村教育,2015年全区交流轮岗教师达到183人。该区教师“区管校聘”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市得到推介,并获得2015年度市政府教育成果创新奖。四是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名师“梯队培养”战略,积极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和2个高层次教育管理团队的作用,不断提升名师队伍素质。截至目前,全区有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优秀教师10人,省特级教师6人,齐鲁名校长2人,市特级教师7人,市特级校长1人,潍坊名师6人,市优秀教师103人,市教学能手352人。 亮点三: 广泛开展“课堂提升年”活动,教学质量继续领先市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区域推进优质高效课堂建设,坚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深入实施“5321”教师提升工程,整理出版了教师个性化教学成果集《梦想课堂》和区情教材《魅力潍城》,举办了学前教育论坛、班主任论坛、教师远程研修等活动,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在全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该区有196节课入围。在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青年教师创新技能大赛中,该区有5名教师获奖,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市青年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竞赛中,该区有2名教师荣获全能奖,并获单项奖7个,区教育局荣获“集体组织奖”。2015年,该区成功承办了全市初中英语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全市小学国画教学公开课观摩研讨会、潍坊市区小学语文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童音”课堂推介会等活动,潍城开发区中学的英语“大量朗读教学法”、该区小学国画教学与美术特色课程建设经验、区实小的语文个性化教学法、青年路小学的“童音课堂”等在全市得到推介。 亮点四: 获评“第四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立德树人成效明显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育人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组织了小慈善家评选、经典诵读大赛、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读书征文、优秀传统文化在身边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全市“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区教育局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全市“崇德向善 奋发向上”中小学讲故事、演讲比赛中,该区分获初中、小学组第一名。在全市美德之星评选活动中,该区有2名学生获得“潍坊市美德之星最美少年”称号,望留中学的剪纸、仓南路学校的群口相声和器乐合奏、望留中心小学的微电影4项作品获奖,区教育局被评为“潍坊市美德之星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该区被表彰为第四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区教育局被表彰为潍坊市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先进单位”。 亮点五: “提升市区”学校项目集中开工,办学条件进一步提档升级 2015年12月份,潍城区湖景小学、潍坊潍州麓台学校、潍坊光正实验学校3处学校相继开工建设,3处学校总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8.15亿元。2015年,全区投入资金3.2亿元,加快推进学校建设项目。一是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投入资金3.08亿元,西关中心小学迁建项目和乐埠山中学扩建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潍坊八中扩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2016年将投入使用;潍城实验中学扩建项目、潍坊光正实验学校新建项目、潍坊潍州麓台学校新建项目、湖景小学新建项目、潍坊沣瑞实验学校新建项目均已动工,其中潍城实验中学扩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全面改薄”项目。投入资金560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于河实验小学、望留庄头小学、豪德小学分校、于河中心小学4个项目已完工,于河实验中学图书楼、经济开发区中学餐厅正在建设中。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校舍标准化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10万元,完成了望留中学、望留西寺小学、浮烟山中学、于河中心小学、豪德小学分校水冲式厕所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四是加快推进标准化食堂改造提升项目。投入资金179.6万元,完成了潍城实验中学、南关中学、军埠口中学、于河实验中学和西关大胥家小学5处学校现有食堂的改造提升工程。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档升级。 亮点六: 彰显艺体、科技特色教育,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果日益明显 举办了中小学体育节、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童心国乐潍州情”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中小学体育联赛中,该区获得4个项目的市冠军,潍坊三中女排蝉联省冠军。在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该区获得市一等奖10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推荐参加省赛,获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区教育局分获省、市“优秀组织奖”。在全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中,该区11件作品获奖。在第30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区的5件创新项目获奖。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该区有5件作品获省一等奖,其中北门大街小学的作品获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一等奖。在2015年全省优秀科普作品奖评中,该区3件作品获奖(本次评选共评选了19件获奖作品)。 亮点七: 深入实施学前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015年,全区投入资金749万元,完成了西关中心小学幼儿园、贵和苑小区幼儿园、英特尔幼儿园、望留街道潘家幼儿园4处幼儿园建设,西关街道被评为全市第三批普及学前教育先进镇街。教师幼儿园等3处幼儿园通过了省级示范幼儿园认定,清平幼儿园等3处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潍州外国语幼儿园等2处幼儿园通过了市级示范幼儿园复评。为提升学前教育品牌价值和保教质量,该区充分发挥省市级十佳、示范和潍坊名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了2个学前教育集团:潍州卓越学前教育集团(以教师幼儿园为母园,下设2处分园);潍坊外国语学前教育集团(以潍州外国语幼儿园为母园,下设1处分园)。集团化办园,实现了幼儿园的连锁发展,扩大了优质学前教育的覆盖面,让更多孩子享受到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截至目前,该区有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6处,市、区级示范幼儿园38处。望留街道、潍城经济开发区、军埠口综合项目区和西关街道4处全市普及学前教育工作先进镇街。 亮点八: 不断强化校园安全工作,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配全了警卫室和警用器械,配齐了专职安全保卫干部和专职保安,校园监控实现了三级联网,为全区58辆校车安装了视频监控,建成了校车监控平台,形成了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了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能力。组织了“护校安园”、“平安暑假”、“防溺水”“消防护潍”等专题教育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2200余次,举行了以消防安全、安保人员、食品安全、校车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知识的安全培训和测试324次,开展了防震、防火、防踩踏、防暴应急演练600余次,提高了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联合相关部门,重点针对消防、交通、食品卫生、校车、校舍、周边环境等重点环节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全年共组织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3次,食品卫生检查3次,校车安检2次,“交叉督导检查”2次。在校门两侧增设“安全公示牌,并设立了安全举报电话,提高了学校安全管理指数,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亮点九: 深入实施满意度提升工程,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一是强化便民惠民平台建设。强化区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和学校惠民服务站建设,进一步畅通了教育咨询及投诉渠道。2015年共收集办结各类审批事项278件,提前办结率达100%;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建议920件,群众满意度100%。2015年8月,市教育局以正式文件形式,对该区教育惠民中心建立县校教育惠民联动机制的做法在全市进行了推广。二是全面落实资助政策。通过发放学前教育助学金、“一免一补”救助金、高中阶段助学券、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等形式,全方位服务于家庭困难学生。2015年,全区共发放资助金329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3031人,实现了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三是提供免费看管服务。积极落实上级要求,通过开展延时看管服务、强化“希望乐园”和“四点半学校”建设,为放学后的孩子提供了学习娱乐的好去处。省关工委到潍坊外国语学校圣基分校“希望乐园”参观指导,对该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印发了《教育便民服务手册》,组织广大干部教师,通过电话访、入户访、飞信、问卷调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走访群众9.8万户。在2015年度市教育局组织的家长满意度电话随机测评中,该区满意度达98.57%。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电话满意度随访中,该区教育满意度87.37%。 亮点十: 打造潍州教育品牌,“教育潍城”影响力持续扩大 一是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及时总结教育发展典型经验,借助现场会等形式,结合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集中展示学校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在全省学校卫生及健康校园行动工作会议上,该区代表潍坊市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先进经验做法,受到与会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肯定。在2015年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该区的教育信息化和自主办学试点两项工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二是评选表彰潍州名师等先进。教师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今夜星光灿烂”庆祝第三十一个教师节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了20名“潍州名师”、2名“潍州名校长”、2处“潍州名校”,持续打造潍州教育品牌。三是持续提升教育品牌影响力。2015年,《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省级以上媒体连续宣传报道该区教育发展典型经验和名师事迹材料,掀起了新一轮的宣传高潮。截至2015年底,市级以上各类媒体刊发该区教育稿件281篇,其中省级以上媒体刊发21篇。2015年7月4日《潍坊日报》头版头条以《品牌引领 均衡发展 内涵提升 潍城区加快建设现代宜学区》为题宣传该区教育工作。《山东教育报》连续报道该区艺体特色、教育惠民、校园文化以及破解“大班额”典型经验。10月21日《中国教育报》以《打造潍州教育品牌 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倾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实》为题对该区教育发展成果进行了整版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潍城教育的品牌影响力。 2016年,潍城区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项目建设巩固年”、“作风建设巩固年"为保障,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动潍坊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见习记者张嘉文 通讯员王子俊 赵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