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新春里的第一堂课
山乡刮起“孝风”
累并快乐着的表哥
现代农民的时尚生活
2016年02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农民的时尚生活



   □本报记者 马林峰 刘伟 通讯员 刘华强 苏艳平
  欢声笑语洒遍每个角落,幸福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这是坊子区坊安街道农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不管什么时候村里的街道上依然保持着洁净与美观,喜庆祥和的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和谐新农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2月14日,记者在村里碰到了几位清扫道路的保洁员,“以前各家各户的垃圾没处存放,只能堆放到路边焚烧,或直接倒进河沟里。如今村里每个路口放上垃圾桶,我们几个保洁员每天清扫,还有专门的垃圾车拉到转运站集中处理,现在村里也都逐渐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王家庄子村保洁员苏其义告诉我们。
  村主任郎咸仁说:“自街道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始,我们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就有了很大的帮助,村里选出几位吃苦耐劳,踏实工作的保洁员,每天坚持打扫卫生,每条道路上都有垃圾桶,大家平时把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里,保洁员还时常提醒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村里干净了,家家户户燃放后的纸屑都自觉的清理到垃圾桶里,大家看着也舒服。”
  以前,在很多农村,过节时大家欢聚的方式就是喝酒、打牌。现在,这些旧习俗正悄然发生改变,跳舞、健身、打篮球等娱乐方式开始流行,农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去年,街道的不少村子都修建了文化广场。此后,文化广场成了人们的好去处。回家的这几天,苏文亮天天都约朋友打一两个小时篮球,“以前天天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就盼着早点回学校。现在好了,有了这个文化广场,不愁没地方玩了”。  
  “自从建了这个小广场,村里的群众闲拉的少了、打牌的少了,孩子们放学就去广场上玩游戏,年轻人打打篮球,妇女没事了一块约着到广场上跳跳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愿意来广场坐坐,整个村里群众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西曹庄村书记孙文强高兴地说。
  不仅是做运动,一些学生也趁机会看看书“充电”。高中生赵龙翔这几天只要不走亲戚,就抓紧时间学习英语,把拉下的抓紧时间补回来。大街小巷,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叫喊声,手里拿着本子和笔,原来,他们正在走街串巷,把村里的文化墙上的字抄下来,记在心里。每家每户贴着的春联,也是他们积累的知识之一。他们说,哥哥姐姐们在家学习,我们也不能闲着,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用处可大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