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昕怡
都说“青鸾舞镜,悲鸣而绝”,身处乱世,不论是哪个女子,皆是一只青鸾,孤独到没有同类,在乱世中苟延残喘,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聂隐娘同样是一只青鸾,只是她没有一味地悲鸣,而是在逆境中自立,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他人。 看到影片《刺客聂隐娘》的观众都知道,聂隐娘的真名叫“窈七”,而称她为“聂隐娘”,除了她是一名刺客外,或许就因为她那隐忍的性格。她是刺客,总会隐于屋檐或山林,面部仿佛是雕刻的,永远没有表情,而又有几个懂她的人明白?她总是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她将自己的感情隐藏于最深处,让任何人都看不透,同样,当她与戴金面具的女子决斗于树林时,纵使肩膀被那女子划伤,她也一声不吭,无论多大的疼痛,她都忍了下来。 可聂隐娘终归还是“窈七”。她不是一个冷血的杀人工具,她有自己的感情。当道姑命她杀死两个做恶的大官时,她没有丝毫迟疑与动容地杀死了第一个人,而当她站在第二个人面前,明明可以挥手便取其性命,但她却放下了,因为见那人的小儿可爱,未能忍心。以她的波澜不惊,却在听到嘉诚公主的死讯后终于掩面痛哭,若不是因为还有儿时对公主的感情,又怎会为其流泪?为其感怀?她依旧有感情,依旧是善心。正如她冒着被误解的风险救下与她毫不相干的瑚姬一样,她这样做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当初瑚姬无意的一句:“替窈七不平。” 她是刺客,下山只是奉道姑之命取表兄田季安的性命。可她违背师命,因为她有自己的主见,不是工具,也绝不任人摆布。儿时的窈七也是如此。当元氏来魏博合亲,自己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她也没有认命,勇敢地闯入元家,差点儿丢了性命。她下山杀其表兄,对父亲直白地说明她的意图;明知师命难违,依旧放过了田季安,救下了与自己不相干的瑚姬……身为一名刺客,这些都是她不该干的,可她做了,做得果断。魏博与朝廷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阵营,可她却不加入任何一边,放下了一切恩怨,送一位倭人到达新罗,远走他乡。 身为一名刺客,是不允许有感情、做自己的。聂隐娘的这种对于师父的不一味听从,必然导致师徒间的反目。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她与她的师父,终于开战。放下了任何牵挂的聂隐娘,终于毫不犹豫地挥出了向师父道姑的一刀。而这一刀,也一如聂隐娘的慈悲内心,并没有伤到师父分毫。但从此,聂隐娘却斩断了师徒间的牵绊,从此轻便一身,再也不是任何人的利益工具。当她走在树林中,那个背影向我们透露着的解脱与自由。聂隐娘,凭借自己的感情与主见,终于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 而最终的救赎,凭借的是她的大爱。不杀田季安,或许是她心中还有对他的感情,或许是因为他是她的表兄,但更多的,是因为聂隐娘知道:“杀田季安,嗣子年幼,魏博以乱。”即使她是刺客,生活在暗处,也依旧有一份胸怀,装满着对百姓的大爱。她不忍天下混乱,生灵涂炭,所以在一场利益的刺杀中,她果断放下,避免了灾难。 也许,影片还要告诉我们的是: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见不得人的刺客,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生活在暗处的刺客,只有爱,只有责任,才能时刻让我们自我救赎,才能让我们的生活重获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