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审计路径 服务经济发展 |
我市“绩效审计”让政府服务更有效 |
|
|
本报讯 (记者刘伟 通讯员朱松华)近期,市审计局编纂的《绩效审计实例选编》即将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青山,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教授时现分别为此书作序,对我市财政绩效审计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近年来市审计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审计工作科学转型成果的生动缩影。 服务科学发展,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新路子。2009年,该局在全市审计机关部署开展财政绩效审计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绩效审计的意见》,立足潍坊地域特点,从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探索财政绩效审计的目标、方案、方式方法和成果开发。在实践中,着力把握四个重点。一是突出实践性。在明确资金走向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广泛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摸清财政资金效益发挥情况。二是突出理论性。通过具体审计项目总结实践规律,提炼出具有潍坊特色的绩效审计组织方式、内容重点和技能方法。三是坚持发展导向。注重挖掘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找出促进发展的根本性措施。四是注重归纳总结。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教训,通过分析具体个案,归纳总结系统经验。 实施分类推进,科学确定绩效审计新模式。遵循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该局把审计工作方案作为绩效审计的重要着力点。在审计方式上,坚持按系统、分行业审计,突出抓好公共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监督,保证公共资金既安全又有效益;在审计内容上,把审计调查作为绩效审计工作的重头戏,重点反映财政资金沉淀、项目资金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在审计技能上,引入大数据审计,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效能;在项目组织上,充分调研论证,每年安排2至3个事关全局和关系民本民生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在审计成果上,重在分析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的管理缺陷,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2010年以来,先后对中心城区供热、排水防涝系统工程、供水节水情况等16个项目进行了绩效审计或审计调查。 总结审计成果,努力推动绩效审计新发展。该局把审计成果转化作为绩效审计的根本落脚点,努力使绩效审计成果转化为公共财政增收节支的制度和机制性保障。一是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确保审计成果及时发挥作用。其中,开展的中心城区供热情况审计调查,提出了建立健全供热监管机制、推行分户控制分户计量收费等前瞻性审计建议,被市政府及时采纳。二是从机制和体制层面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审计成果最大化。2010年以来,开展的绩效审计项目,有8项审计专报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使出台了《潍坊市行业性协会管理办法》、《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集中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三是把绩效审计融入科研课题,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成果。立足审计成果科研开发,把绩效审计项目和科研课题融会贯通,着力提升绩效审计的层次和水平。其中,中心城区交通状况审计调查成果获得全省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供水节水情况审计调查成果获得全市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推动了潍坊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
|
|